安平郡主吃过午饭,便离开王府,惯例去寻长公主。
什么标签分类、书单推荐、借阅排行之类,便曾引起过学子热议,得知,是齐平的建议。
王教习驻足,解释说:
“是六先生从六角书屋订阅的‘报纸’,唔,不算书籍,但又有刊载之效,倒也说不清是个什么,反正是那齐平鼓捣出来的。”
齐姝做笔记间隙,瞥了眼云青儿书卷内容,赫然是言情话本……恩,她“天才般”地,在言情话本外头,套了个儒学经典的书皮……
临城,某座酒楼中,两人出来觅食的功夫,洪娇娇说道:
对面,齐平捏着汤勺,喝着一碗边塞特色的羊杂汤。
“唔。”齐姝瞅着白糖水,有些走神。
众锦衣扭头,大惊,忙整齐拱手:“卑职见过司首!”
皇帝也乐得众妃子们有个解闷交往的游戏,打打麻将,总比宫斗,或缠着他榨汁好多了。
忽然,大风起兮,草叶翻飞,学子们惊呼。
杜元春叹气,对于这个“惜字如金”、“性情耿直”的部下,也没办法,这时候,才注意到,已经到了正午。
“先生脸皮真……”一名学子没忍住,小声逼逼。
吸引了众人目光。
有种想要进宫,与皇帝面议的冲动。
恩,我看这上面,刻印着‘广告招商’一栏,想必,与之有关……
“妈呀。”安平惊得直拍胸口:“你吓死我了。”
书院。
身为帝师,云老的眼界非寻常人可比,瞬间便意识到,报纸此物极大的想象力。
艳阳高照,青坪上,书院学子们专心上课。
安平原以为,自己占据“先机”,必定可以大杀特杀,却不想,京都藏龙卧虎。
永宁公主秋水般的明眸闪烁异彩,嘴角扬起,赞叹道:
“此物售价只有区区两文钱,莫说京都,便是在其余州府,县城,都是百姓可以买的起的,真不知是如何这般廉价。
走到饭堂,他突然发现,一大群锦衣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很兴奋的样子。
皇宫。
“恩,的确很厉害呢,哎哎,你去哪?”
“还好,虽然模糊了些,但还能用。”
老问题学生了。
头版,是一篇开刊词,洋洋洒洒,竟是篇锦绣文章,落款果真为齐平。
幻想着,待学成出宫,惊艳所有人……
永宁看了愚蠢的侄女一眼,没说话。
从打皇陵案后,他遵循皇命,愈发加强对这江湖势力的探查,如今对方这般反应,倒更像是一种“报复”。
众学子看去,果然发现,报纸专栏上,有大大的一块,乃是一篇“诗评”。
议论声中,上课的教习先生手持戒尺,好奇道:“这是何物。”
“咦,这里,怎的还有六先生的文章?”忽而,一人惊呼。
穿着荷叶罗裙,吃着糕点,眼眸黑白分明的青儿走过来,说:
“已经印出来啦,嘛,齐姝说,是她哥走前鼓捣出来的东西,交给铺子里去做的…好像是挺有趣的东西。”
“此物……”杜元春愣住,觉得,好生新鲜。
前方,大树阴凉下,摆放着两张小桌,并在一起,齐姝与云青儿,各自坐在小马扎上,手捧书卷,在上课。
“胡说,上头写满了字的,怎会是考试答卷?”
“哦?我瞧瞧。”云老精神起来,起身去接,待看到报纸后,愣了下:
“此物……”
……
齐平搞的?
只是悄悄,望着不远处,小山坡上,躺倒,四仰八叉正在晒太阳的橘猫。
女孩缩了下脖子,垂头挨训。
密谍们还在搜集情报,没个几天,不可能发回结果。
无奈之下,她只好向永宁请教牌技。
翻开,副页,则是一个个专栏,内容各异,有实用的家庭小妙招,科举备考新书推荐,诗文刊载,文人评论……等等。
荡着油花的汤碗上,是苍翠欲滴的,切好的香菜与小葱。
如果说,在过去,没有出现报纸,只有很少量的官方“邸报”,是受到诸如印刷技术,识字率,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齐姝之所以用功,只是想赚回学费……
小院门开,书铺的伙计走进来,笑道:
齐姝点了点头,表示的确是大哥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