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升官发财(求订阅)

第213章升官发财(求订阅)

破了?这一刻,饭堂内安静了下,一名名锦衣,都愣住了,怀疑自己听错了。

周方“啪”地起身,瞪大眼睛:“你说什么?”

他不是没听清,而是不敢置信,甚至,怀疑对方在开玩笑。

报信的衙役满面红光,手舞足蹈的样子:

“银子已经找回来了,吴合抓到了,是齐校尉把人押去的,他把案子破了!”

真的!

没听错……饭堂内,众锦衣只觉匪夷所思,充满了不真实。

怎么就破了?

分明昨晚还都毫无办法,这只是一夜之间,岂会如此?

“不可能!”有人脱口道,正是方才贬低齐平的那人。

周方咧开大嘴,眼神幽冷地盯着他:“你莫非还盼着司首出事,衙门担责?”

“怪不得,我还想着,齐校尉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原来是这般。”有人恍然大悟。

太监卷起圣旨,笑呵呵递过来:“齐百户清点下?”

齐平心中一动,意识到,师兄是要当众为自己洗刷误解,澄清误会。

一群人出门接旨,太监抖开圣旨:

就一句?齐平听得有点懵,寻思好歹拽几句文词啊。

他还不知,发生了什么。

因而,这一场,讨论的主题,便是此次科考的结果。

历年会试,皆由礼部主持。

说着,一群人笑了起来。

“怎么回事?”齐平好奇问道。

“我对衙门里的公务了解不多,接下来几天,可能不怎么在衙门,你们多费心。”

某个房间内,负责查案的中年人哈哈大笑:

倒不是因为功劳。

“卷子核查过了么?确凿无误?”礼部尚书看向一人,沉声问。

齐平叉腰望着牌匾,心说从今天起,终于混成小领导了。

这时候,杜元春忽然轻咳一声,霎时间,骚乱的庭院安静下来。

并非在冬季,而是在秋季,也很好理解,毕竟是似是而非的世界。

人群内,登时有不少人垂下头去,移开目光,只觉面红耳赤。

霎时间,人群微微骚乱,许多人面露喜色,终于确定消息真实,只觉压在心头的大石一松。

“您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等没人了,齐平苦着脸说。

浓眉大眼,生人勿进的洪庐挎刀挤开人群,看到这一幕,愣了下,拱手问道:

而随着消息传开,衙门轰动。

此刻,这位副总裁面露苦涩:

而是一个百户的任免,按理说,无论如何,也用不到杜元春亲自公开宣布。

“谁说他飘了的?我记得之前有人说,齐校尉江郎才尽?还说,他消极怠工?引来陛下盛怒?”有支持齐平的锦衣阴阳怪气。

想了想,他扭头看了眼大嗓门校尉,递了个眼神:

你嗓门大,你来说。

齐平摇摇头,没再理会,只当是一桩闲谈,自顾自,与同僚们离开了。

齐平却是眼神一动,竟看也不看,转而掀开黑色大箱。

所以,要新科取士了?这可比高考放榜还重要,毕竟,上辈子高考那动辄录取几百万人,而凉国会试,平均也就取二百来人……

镇抚司各个堂口习惯这般命名,可用姓,也可取名,齐平想了想,用了“平”字。

越来越多的锦衣,从各个堂口汇聚而来,七嘴八舌询问,凑热闹,再加上衙门里数目同样不少的衙役,竟挤得水泄不通。

刑部。

而且,双方的仇怨还没化开呢。

裴少卿看了眼,了然道:

齐平笑笑:“破案的赏赐。”

旁边,送信的吏员无语,心说这有啥值得高兴的吗?

齐平给这么多人盯着,浑身不舒服。

我又没想做大官,混仕途……齐平心中嘀咕。

一行人商量了下,选定目标,便换了常服提前离开,路上,途经贡院,齐平注意到,有许多书生三两成群聚集。

虽然也可以解释为,余庆这个直属上司不在……但……也能体现出重视了。

下午。

“虽资历稍浅,却接连立下大功,本想过些日封赏,但……索性今日适宜,即日加官百户,接替余庆之职,以后各堂应竭力互助,至于某些风言风语,我不希望再听到。”

身后传来吸气声,这年代,黄金并非常规的流通货币,常人难见。

杜元春淡笑道:

“那可不行,该有的规矩要有,”裴少卿摇头,很认真的样子,顿了顿,说:

“不过私下里应该可以放松点?”

齐平笑道:“修行。”

尤其是最后一句,更相当于给齐平套了个光环,在敲打其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