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皇帝的决定(五千字求订阅)
午门广场上。
秋日艳阳高悬,远处巍峨的宫殿伫立,四方青砖无限延展开去。
衬的伫立于此的两位皇女格外渺小。
长公主与郡主是在朝臣入殿后抵达的,静默伫立,等待散朝时,能第一时间得到结果。
“阿嚏。”
冷风吹来,娇小玲珑,脸庞精致的安平轻轻打了个喷嚏,揉了下,鼻头便有些发红。
长公主瞥了她一眼,将身上的披肩给她披上。
安平裹在衣物里,扭头,看向“姑姑”,忍不住开口:
“你说,他会不会有事?”
永宁那满是书卷气的脸庞上,精致如刻的嘴唇抿成了一条线,并未给出回应,安平璀璨的眸子,灰暗下来。
若非亲耳听闻,八成以为,是市井说书先生编造的桥段。
“陛下请齐大人去宫里歇着了,要说说话。”
“全凭陛下做主。”
“这时候知道行礼了?前两次,可不是这样啊。”
而两位皇室女子已经呆住了。
齐平腹诽。
皇帝感慨道:
“大河府灭门案、林氏后人复仇案、皇陵案、走私案、官银劫案……再到如今,若是在此前,有人给朕说,有人可以在区区半年里做到这些。
而能做到这些,又大多依赖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至于东宫讲读,他倒是知道,东宫是太子的居所,故而,所谓“讲读官”,便是太子的老师。
安平瞪圆了眼睛,仿佛听书般,脑补出了殿内刀光剑影,唇枪舌剑,那小捕快身陷绝境,陡然翻盘,被皇帝当庭扶起。
“齐大人且在御花园稍等,待陛下处理完事务,再来见你。”
“齐平没事了!”
东方流云屁颠屁颠离去,不敢多呆,一溜烟跑出好远,才扶着膝盖,喘气休息。
永宁口干舌燥,高耸的胸脯起伏,意识到了什么,忙唤来人群中的小太监:
而读书人,哪一个抗拒的了?
“名垂青史……呵,那楮知行,衬了齐公子一次还不够,又衬一次,有趣,有趣。”一人拍手称快。
便听皇帝自顾自沉吟道:
其余读书人也都闭上了嘴巴,期待地望过来。
道院。
齐平谦虚道:
“其实也不全是我的功劳……”
“对了,说起来,东宫还缺个讲读官,不如加一个官衔吧,有此身份,日后你入宫也方便些。”
早课尚未开始,学堂内,读书人们交头接耳,议论阵阵,在等待着朝会的结果。
“罢了罢了,你这样朕反而看不惯,便照往日相处一般即可。”皇帝摆手说。
“……”齐平不说话了,幽怨地看他,心说我不说了行吧,啥都给你说完了,要不你直接赏赐个公主、郡主吧……
到这时候,他哪里还听不出,这蔫坏的皇帝早就有想法了,故意逗自己玩呢。
那名小厮跟着礼部尚书一同去的皇宫,散朝后立即跑来了这边,还是热气腾腾的消息。
……
“你在看什么?”鱼璇机问。
“哦。”齐平点头,钻进宽敞的车厢,开始汇报自己与皇帝的见面细节。
“微臣参见陛下。”齐平相当上道。
小太监道:
只是,未免太安静了,住的久了,大概会很寂寞吧。
一些先前诋毁过齐平的学子,则沉默不语,低调极了。
齐平并未在宫中逗留多久,很快从御花园离开,给太监领着,出了皇宫。
……
早朝散去后,齐平便被宦官领着,沿着宫殿侧门,朝深宫中走。
“懂了么?”
“无妨,这讲读之职,只是兼任,你平素还是在镇抚司,每个月记得去东宫几次,给太子授课便可,不费力,至于讲授何物……你既擅长诗才,又听闻精通数术,玄机部长老都向你请教……讲这些即可。”
“弟子见过犬镇守。”东方流云不复在朝堂上的傲气,谦卑极了。
散朝了!
永宁与安平对视一眼,都是精神一振。
朕不如你!
镜湖危楼。
表面上的说辞,是功臣蒙难,陛下深感不安,单独安抚齐百户,但齐平怀疑,皇帝就是想私下嘲笑自己……
首座道:“入世。”
穿黑红锦袍的杜元春,昂首挺胸,望见两女,轻轻颔首。
“不错,滚吧。”鱼璇机摆摆手。
阳光洒下,这片天地都仿佛明媚着。
顿了顿,他一脸郑重,无比严肃道:
“尤其切记,绝不要对这些女子生出别的念头,最好,连话都不要说,如若不然,轻则打脸,重则身陨道消!”
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更是喜笑颜开,只觉天气都明朗了许多。
就在这时候,忽而,一道穿道袍,绣阴阳八卦的人影飘然走出。
两位皇女一愣,心说怎么有个道人出现,而且,都没看到他进入。
皇帝说着,轻轻叹了口气:
“朕生来便在深宫,后立太子,更只在先皇之下,此后登基,便成了帝王,虽亦恪守祖训,勤勉治国,但若说才能,倒也并不出奇,若是将朕丢去红尘,大概是不如你的。”
身披阴阳鱼道袍,长发黑白间杂的道门首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