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皇帝的决定(五千字求订阅)

小师弟表情茫然,张了张嘴:“大师兄……”

虽然没能见到齐平,但得知并无大事,便不用担心了。

将自己的故事,融入诗句典故,为后人诉说……这便是名传千古。

深色的车帘掀起,露出杜元春的脸庞:“上车。”

皇帝忽然想起什么,说道: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子……”另外一名学子动容。

又等了一会,远处的建筑中,文武百官如潮水般涌出,朝这边蔓延过来。

这位帝国的统治者年岁不算大,与杜元春相仿,大概还没到四十,容貌相当英俊。

“本宫问你,朝堂上发生何事,为何群臣这般模样?”

就像为何齐平诗仙名气大?

诗作量大质优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桃川诗会上人未至,盖压京都的故事好。

若纯以诗词水准看,这一首,相比于齐平过往的诗词,不算太好,但胜在有故事加成。

“莫要自谦,你做的那些事,朕都知晓,大到对天轨的改良,小到白糖、麻将……都极有意思,有时候,朕都会感觉庆幸,若非永宁慧眼识人,将你捞了过来,帝国岂不是要失去一名英才?”

“啊呀,站了那么久,可累死我了。”安平郡主进了房间,轻巧地踢掉鞋子,踩在了那雪白如云团般铺陈于地的羊绒地毯上。

“在想什么?”忽而,身后有脚步声传来。

一人嗤笑:“跳梁小丑罢了。”

“小师弟,你还是太年轻,以师兄我纵观历史所得,凡是绝美的女子,身旁往往伴随危机,若是与天选之人有牵扯的女子,更是极为危险,贸然靠近,恐有灾殃……”

??

长公主笑容一滞,状若好奇道:“你这项上珠子有些新鲜。”

皇帝抬手示意:“一起走走吧。”

因为不知道齐平啥时候出来,两人一合计,也没继续等,乘车回宫。

她没有直接问齐平,而是拐弯抹角。

会不会有事?

大概……不会好过吧,至于更深层的担忧,即,齐平是否真的投敌,更是想也不敢想的。

齐平沉默了下,有些意外于这位帝国统治者的坦诚,说道:

“陛下人中龙凤,臣不如远甚。”

“很吃惊?觉得朕不会说出这般话语?”

顿了顿,他又摇头,说道:

“应该也不会,你这种人,是不会甘于寂寞的,总能抓到机会,逆天改命,从这一点上看,朕不如你。”

……

因为不知道细节,故而,又脑补了些,但大体经过,是没错的。

果然,传言总是靠不住的。

长公主心头一动,猜到此人可能是道院中人,可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她突然意识到,金銮殿内,可能发生了一点她预料之外的变化。

皇帝扭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语气平淡且随意:

“昔年,我凉国太祖皇帝之所以能推翻旧朝,驱散妖族,缔造九州人境一统,所依赖的,也非一人,而是知人善用,做不好的,无妨,去寻有能力者辅佐就是。

皇帝摇头:

而今日这一首,更是如此,许多人意识到,等这故事传开,与诗作相辅相成,日后恐会成为“典故”。

忽而,学堂外的晨光里,一名小厮疾跑而来,气喘吁吁地在学堂门口站定:

“少爷,早朝……有结果了!”

心情不错的鱼璇机轻飘飘落下,惊讶发现,首座竟未入睡,而是凝视南方。

旋即,有人拍案叫绝:

“好一个七步成诗!果然不愧是我凉国诗仙!”

鱼璇机今日没怎么醉,眼神是清明的,虚踩空气,悬浮在他头顶,问道:

“此去如何?”

小厮也不打怵,不慌不忙,将听闻来的消息说了下。

阿柴没搭理他,只是摇着尾巴,朝天空嗷嗷叫,很快,一道裹着道袍,长发用木棍扎在脑后的身影降临。

好吧,他就随便想想……

“哈哈。”皇帝笑了起来。

皇帝站定,双手合拢在身前,似笑非笑道:

当东方流云返回这座古镇般的建筑群中后,便听到犬吠声,金黄色的柴犬撒欢奔跑过来。

清晨时分,露珠滚过草叶,世界无比安静,齐平站在这古典园林中,只觉心灵都沉寂安稳了许多。

从一介胥吏,走到六品,将一家书铺,从籍籍无名,做到京都无人不知,跨入洗髓之境,更同时拜入书院与道院两大修行圣地……朕准保治他个欺君之罪,可眼下,这一切却真切地发生了。”

……我觉得很淦。

如此,才有今日之道、书两院,才有十二护国神将……天生地养,人虽乃万物灵长,却皆有不足,帝王概莫能外,先祖皇帝便曾坦然承认过这点,朕自认无法与太祖皇帝相比,却也有效仿之意。”

“……”齐平心头暗骂,果然拿这事调戏我。

你都定了,还问我?齐平疯狂吐槽,脸上不露分毫:

“师兄,太子讲读是个好差事吗?”齐平虚心请教。

杜元春思考了一阵,缓缓吐气,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说道: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感谢书友:长漓、梦回繁唐、声颜控打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