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矿场(求订阅)
齐平前世的时候,看古代的文艺作品,感觉百姓烧的都是木柴,但实际上,无论是在他那个世界的历史,还是凉国,煤炭都是很早就被发现的。
只不过,相比于“煤”这个名字,更习惯称之为“石炭”,与“木炭”做区分。
“京都南郊有矿山,便出产石炭,故而并不储备。”皇帝解释说。
齐平愣了下,又问了几句,才得知具体情况。
原来京都附近就有一座煤矿,朝廷工部负责开采小部分,可谓“官窑”,另予民间商人部分,谓之“民窑”。
朝廷对开煤矿的管制极为严格,加之这个时代采矿技术落后,也就比露天采矿高级一些,所以,产量并不高。
“石炭此物,虽可燃火取暖,灰尘却极大,尤其烧来取暖,隔日满屋子都是灰尘,更有人被闷死,故而城中富户大多还是偏爱木炭,并不好卖。贫民倒是渴求,只是又无法负担价格。”
皇帝对这些很是了解,当即为齐平科普。
齐平皱眉道:“既然山中有煤,为何不多开采些,低价售出不就行了。”
皇帝愣了下:“你……”
衣裙下的双手攥紧,好似在抒发情绪,这个自己当初在河宴捡来的胥吏,何时成长到这一步了?
“朝廷借山川布局,均摊天地元气,从而搭建起整个术法体系,而一旦胡乱开山,定会削弱术法。”皇帝叹息。
皇帝负手站在暖阁门口,嘴唇抿成一条线,摇头说:
说完,他略带这些期待地望来,心中有些忐忑,却见齐平陷入了沉思。
……
这一刻,这位九五之尊,没了笑意,只有冷厉。
齐平笑笑,功臣与否他不在意,只是想少死一些人。
?!
永宁公主一怔,仿佛没听清,追问了两句,才确定无误,登时一双美眸有些茫然。
齐平正要上对方马车,忽而听到身后传来马匹铃铛声,扭头一看,惊讶发现一架车辇自高耸的宫墙门洞中驶来。
齐平眨眨眼:“废窑?是挖空的?”
显然是宫中贵人,只是看着稍显低调,齐平疑惑间,拉着青袍官员侧身避让,却不想马车走到近前,忽而停下。
木炭无法凭空变出,而石炭又限于地脉,不好大范围开采,产量少,富人不愿意买,利润空间小,就更没法降价。
冯公公诧异道:“那您方才……”
……
齐平盘膝坐着,脸上一副轻描淡写的样子:“哦,臣当时也入神通了。”
“陛下,这齐大人莫非还真有法子?”冯公公凑趣走过来,忍不住问。
在他看来,这有点没道理,既是救灾,肯定要出血。
齐平微笑道:“陛下忧心国事,倒也没说起这个。”
有了这桩事,他也没心思闲逛了,准备趁着还在上午,立马去实地考察一下。
“地脉?”齐平反问。
永宁颔首,面庞上浮现些许愁绪: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朝廷严控采矿……齐平恍然大悟。
“召集六部议事,这帮狐狸一个劲哭穷推诿,朕就不信,他们真拿不出钱来。”
不是因为天轨么……不,我想起来了,天轨只是个“计算机”,真正搭建整个架构的,是昔年开国时,大修士更改地脉……齐平猛然记起这个背景知识。
齐平认真道:“多亏了殿下提携,方有今日,齐平没齿难忘。”
车轮滚滚,宽大的车厢微微颠簸,长公主认真地听着,极为入神,倒也不只是来看这个一手提携的良才的,而是的确对越州局势有些关心。
方才驾车过来,固然有听闻齐平返京,想见一面的心思,但也是为了灾情而来。
等了一阵,一名工部青袍官员赶来,正是奉命带他前往南郊的。
那是永宁的贴身女官,二人也是老熟人了。
说到这,暂且将这件事抛下,传令道:
啊这……找的理由这么刻意吗,齐平道:“恭敬不如从命。”
皇帝则将他送出,传令派人给他领路,等人走了,身披龙袍的九五之尊犹自好奇,不知齐平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齐平好奇道:“殿下也在关注此事?”
皇帝点头,解释道:“你可知朝廷术法,为何能覆盖各州?”
旋即,皱起眉头,这就难办了啊。
“皇兄知道了么?”长公主咬了下嘴唇,眼神复杂难言。
“未必,前两次他出的法子,说到底,都是灵光一闪,可这世上,绝大多数事,都不是一个主意可解的,他方才与朕交谈,连京郊有矿,如何采买都一概不知……想出的解法,也未必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