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氏夫妻俩当然不满意,他们最大的希望便是一根绳子,把害死自己孙儿的这老家伙五花大绑,押到衙门去,打入大牢,判个死罪,送上法场,这样自己孙儿的在天之灵才能安息。现在却是去叫人回来查看,眼看着天就要黑了,衙门总不可能连夜赶来的,只怕要等到第二天才有的希望。而这一晚上,自己还要白白的忍受着孩子被人害死,凶手逍遥法外的痛苦。
老先生早已慌了神,哪里还有什么主意。只要暂时保住这张老脸不再受罪就行,还是等得衙门来人了再说不迟。所以他第一个抢着点头,但是看见牛爷爷怒火中烧的盯着他,又下意识的往后躲。
在牛员外家庭的护卫下,到没有发生进一步的动武,终于把牛牛的爷爷和奶奶劝回家去了,孩子的尸体也抱回家去暂时放着。
牛爷爷抱着孩子的尸体回到家,只觉得原先热闹的家顷刻间变得冷清了很多。这孩子虽然是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可是在老两口的心目中,他就是他们的天使,没有了孩子,这天地就塌下来了。
听说牛家孩子被老先生给踢死了,街坊邻里都过来宽慰。毕竟虽然这孩子淘气,但牛氏夫妻两个还是很好的,左邻右舍关系都处的不错,他们也都愿意帮上一臂之力。于是便坐在堂屋中,陪着老两口说话,有人便劝他们,赶紧先准备口棺材,将牛牛入殓埋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又赶紧摆手说:“那不行,那样的话,只怕孩子会无法转世投胎的。”
牛牛的爷爷和奶奶听了吓了一跳,忙问怎么回事。
那白发老婆婆说:“我听城里的一个很有名的天师说过,像这种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如果是被人打死不得善终的,那不能用棺材,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做法事。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内就要马上埋在土里头,而且还要选地方,不是随便什么土都能安的。若是选得不好,不仅孩子可能会尸变,很是恐怖的,孩子还有可能无法投胎转世,那样就只能成为孤魂野鬼,在天地间飘荡,很吓人的。”
一听这话,老两口相互看了一眼,都脸上变了色,这可是他们没想过的,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忙问道:“是哪家道观的道长,能否请他来给孩子看看。”
老婆婆蠕动着薄薄的嘴唇,一双浑浊的老眼满是兴奋说道:“还真巧了,你算是遇到了我,不然你就算有钱,也找不到他去。因为他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就在武德县城外头的净月道观。那道观在静月湖边,很小,但是名气可着实不小。那里的主持叫做悠然道长,在道场给人看风水做法事完全看缘分,缘分到了,分文不取,缘分不到,你就算半个座金山去,他也不会给你做的。”
牛老太紧张的问道:“那该如何找到他呢,我们也不知是否与他有缘呀,却不知你能不能帮忙说道说道。”
“当然可以,咱们乡里乡亲的,这点忙当然要帮。这样吧,你带上一匹布和一只黄鸡,然后跟我赶紧去一趟,要在一个时辰内来回,若是再晚了,孩子可能会尸变的。毕竟你家牛牛是被人活活给打死的,这样的是充满了戾气的,变成恶鬼都有可能。孩子变了鬼很吓人的,不仅你们老两口有可能性命不保,甚至于咱们村可都要连着受累啊。”
听到这话,旁边的几个老头老太太也七嘴八舌地帮腔,有的说曾经见过这位悠然道长做法,他的法力高深。又有的说是见到悠然道长人很慈祥,很好说话,只要是他瞧你一眼,就知道与你是否有缘,种种传闻说的是眉飞色舞。
牛爷爷哪里还有心思扯这些,赶紧让老伴儿马上跟那老婆婆前去请悠然道长。
牛老太着急忙慌的把最好的一匹布从箱子里拿了出来,又到后园鸡圈里抓了只芦花鸡。用草绳把翅膀给绑了,塞到一个布口袋里的。又去央求赶牛车的老牛头,让他再帮忙辛苦一趟,送老婆婆和自己去净月道观找悠然道长。
老牛头当然要帮这个忙的,立刻套了牛车,带着两个老太太往净月道观而去。路上牛老太不时的问那白发老太,关于近月道长的种种传闻。越听越是觉得这道长道法高深,深不可测,实在不能错过,不然自己孙子无法转世,还要尸变祸害大家,那可是老两口最不愿发生的事。
静月湖距离牛家村不算远,十来里路。牛车虽然慢,却还是晃晃悠悠的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到了净月道观外。
牛老太亲自上门敲门求见,这扇门紧闭,敲了敲了半天也没人来开门。
老婆婆帮着喊,这才把一个小道童给叫了起来,揉着睡眼惺忪的双眼打开门,瞧着她们问有什么事?
牛老太赶紧说了:“我孙儿被人一脚踢死了,我想求悠然道长去帮忙做个法事,免得尸变,也好让他早日投胎。”
小道童瞧了瞧牛老太说道:“我师父在闭关呢,一时半会儿出不来,你们另请高明吧。”
说罢便要关门,旁边老婆婆着急了,赶紧用手撑住门说道:“麻烦你去给悠然道长说一声,就说我来了,我是牛家村的,是道长的远房堂姐,我们村就我一个亲戚,我曾经跟他见过,攀了亲戚的。”
小道童见老婆婆说的一本正经,神情又颇为着急,于是道:“那行吧,我去给你通报一声,若是师父愿意见你就好,若不见,你们还是早点走,别打扰了师父清修。”
“是,是,那是当然。”
白发老太陪着笑连声答应,接着小道童咣当一声将门关上。听到脚步声走远,白发老太才患得患失的对牛老太说:“没办法,这悠然道长就是这么个脾气,你别在意。”
“哪能呢?您先前就说了,越是这样的人越有本事的。”
牛老太勉强笑了笑,悲伤之余又多了几分担心,害怕最终道长不答应,白白空跑一趟。
终于又听到院子里有脚步声,院门吱呀一声打开,除了先前的小道童之外,还有一个飘着三缕长髯的中年道人,耷拉着眼皮,手里拿了个拂尘,踱着方步出了大门,说道:“要请贫道去做法事吗?”
白发老太赶紧赔笑点头说:“道长,我是牛家村的,你的远方堂姐,你还记得我不?”说罢侧着脸,让淡淡的月色能够更清晰地把自己一张老脸照清楚。
悠然道长瞟了一眼,点头说道:“我认的,若不是你引荐的,我也就不会把修行搁下,出来揽这件事了。”
白发老太一听,顿时大喜,觉得很有面子,同时又有些歉意,一个劲赔不是。牛老太更是感激,心想,还真是巧了,刚好自己邻居里有这样的人在。牛老太赶紧把腋下夹着的那匹布递了过去,又把那只芦花鸡也递了过去。
悠然道长微微点头说:“你到懂门道。——这芦花鸡是顶替你孙儿的命,让他先到阴曹地府给他报个到。按理说,死于非命的孩子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内赶到阴曹地府报到,不然他就没办法轮回,会尸变,会成为孤魂野鬼,总是在你家闹个不停的。这匹布也是有用处的。这些东西我都不会要你的,做完法之后你把他们带走。”
牛老太本来还想说把东西都留在道观的,可是听到对方语气中没有半点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顿时不敢再说,只是点头答应。
牛老太提着装着芦花鸡的袋子,腋下夹着那匹布,跟着白发老太与悠然道长走向三清大殿,小道童手里提着个灯笼,光线昏暗,只能照在脚下的一小块地方。道观的屋檐和房前屋后高高低低的树木,在月色中勾勒出怪异的剪影,让人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