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对华援助

高飞稍稍喘息了下:“另一个被看成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援助伙伴英国,原本被我国民政府寄予了很大希望,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日〗本内部的五相会议上,陆相板恒视苏英为当时对华援助的最为积极的国家。然而英国的援助主要体现在政治道义上。实际上的物资援助,所占份额意外的小。

比如民国二十六年7月到二十七年,1月为止,平均每个月有6万吨物资经香港援华,英国所占比例微不足道。从著名的滇缅公路流向〖中〗国的物资以苏美物资为主,次年底开始的一年间,英国物资仅仅占据34又的比例。英国之所以没有在物质上积极援华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欧洲局势牵制”能力有限。其次,为了避免刺激〖日〗本而冒亚洲殖民地被〖日〗本报复的风险,英国也不得不谨慎从事。导致英国认真考唐援华的直接原因”是德国停止援华。如果任其发展而不做努力,将很难避免〖中〗国过度依赖于苏联。然而欧洲局势风云变幻,英国最终还是没有能力在物资上大力援华。

英国对〖中〗国最初的支援,是滇缅公路的建设。早在二十七年年初,中英双方就在探讨开辟西南运输路径的可能。10月,日军进攻广东导致香港无法成为物资中转站后,12月全长772英里的滇缅公路就建设完成。不久后英国正式拨款50万英傍用于购买运输用车辆。次年3月,为了维持法币的币值,英国拨款500万英磅作为法币安定基金。随着〖日〗本侵华深入,英日双方矛盾扩大,二十八年夏天终于爆发天津租界危机。同时由于〖日〗本对〖中〗国金融体系破坏的不遗余力,维持法币币值非常困难。英方面对〖日〗本的压力虽然有所退让,但仍然在尽量支持〖中〗国的金融体系。德国进攻波兰之后,欧洲战事全面扩大。面对难局”无力顾及远东局势的英国我认为将会不得不进行大步退让。抗战初期,英国为了不过分刺激〖日〗本,对华援助一直抱谨慎的态度。但是随着〖日〗本南进趋势的加强,英日之间矛盾难以调和将会彻底爆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国被〖日〗本认定为援华主要国家之一”但是限于自己也很困难,英国对华援助始终不是以物质为主,而是政治经济道义为主。除上述经济援助,比如允许中方在印度开办飞机加工厂……

因此,我们从〖日〗本获得的实质性的援助其实是非常少的……”,高飞说的非常仔细,蒋介石也听的非常认真”高飞看了一眼蒋介石,很快把援助的话题转到了苏联方面:”,苏联对华援助,始于26年8月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芦沟桥事变后不久〖中〗国就向苏联请求援助,但是苏联方面不愿意过于卷入中日争端而和中方签订了这个比较温和的条约。虽然如此,〖中〗国被〖日〗本击败是苏联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在抗日战争初期,苏联对华援助最为积极。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同时,苏联就向〖中〗国保证了五千万美元的军事贷款。而且在双方还没有签订正式协议时,苏联就于26年10月开始向中方提供军火。27年3月双方正式签订协议时,协议中的五千万美元已经提供了大半。27年7月,双方再次签订五千万美元的贷款协议,28年6月,再次签订一亿五千万美元的第三次贷款协议。由于中苏之间尚存在其他协定,以及欧洲局势紧张使得苏联并没有完全履行这些协定,但是,从民国26年开始,我们已经从苏联获得了大量物资。共包括飞机934架,坦克82辆,各种车辆2,,8台,火炮,,4。门,机关枪9720挺,步枪五万挺,炮弹两百万发,子弹等,,8亿发,航空炸弹3“6万发。武器供应的途径,虽然也有部分从海路海运至印度香港等再转入〖中〗国,大部分通过苏联到兰州的公路运输。这条道路全长2925公里,抗战爆发时条件恶劣。道路的整修翻新工作,也是在苏联的援助下完成硪苏联除提供给〖中〗国的物资外,还派遣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来华帮助作战。来华的苏联飞行员已经高达450人。随着德国撤走军事顾问,苏联派遣军事顾问团来华。26年秋到28年2月,据称共有3665名苏联军人以不同的方式来华,战死,。。到2。。人左右。

苏联物资对〖中〗国抗战的重要性则不容质疑,苏联的援助对〖中〗国至关重要。但是,同样是随着欧洲局势的紧张,我认为从今年开始,苏联也将大幅度削减甚至是停止对华援助……”

蒋介石平静的听着,然后忽然问道:“德国人走了,英国、苏联都有各自的打算”那么”你的意思是说〖中〗国的抗战只有靠自身的力量了?”

“不,还有一个国家,我相信很快就会成为对我国最大的援助国。”,高飞不暇思索脱口而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