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胜利!

“密苏里号”战列舰停泊在距东京湾海岸线约3海里的海面上,波浪拍打着它那浅灰色的巨大舰体。“密苏里号”是属于依阿华级战列舰,而且是第3艘。它的姐妹舰是“新泽西号”和,“威斯康星号”。

这艘1944年6月才下水服役的美国最大的战列舰标准排水量为45

000吨,满载排水量达52000吨”舰身总长270米,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长度,舰身宽33米”舷高约11,6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输于已经被美机击沉的〖日〗本最大战列巨舰,“大和号”和,“武藏号”实际上美国人造出这3艘巨大的依阿华级战列舰的确就是为了对付〖日〗本海军的“武藏“和“大和:,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巨舰大炮一当在海上相遇时,其标准的大口径火炮的海上对决一定是精采绝伦的,实际上在菲律宾的莱特湾大海战中,这种战列舰的对决差点就变成现实上演了”只不过美国舰载机群抢先一步击沉了,“武藏号”使这场本应是美,日间最大战列舰的相互用大口径火炮问候对方变成了不可能。

,“密苏里号”装有50倍口径406毫米三联装主炮3座,30倍口径127毫米高平两用双联装昏炮1。座,40毫米防空高射炮20

座,20毫米连发机炮49门,此外还有数百挺高射机枪。这样的火力算不上强大,与“武藏”和“大和”相比,无论如何也占不了上风,所以美国人还是应为他们的海军航空兵感到骄傲,一当战列舰之间的直接对轰变成事实,估计被揍得破破烂烂的,“密苏里号”绝对不会被用来派上如此大的用场从而使它名扬世界。实际上”作为一艘作战用的军舰,“密苏里号”表现还真的是一般般得很。5年后,即1950

年,这艘军舰撞上了暗礁,推进轴严重损坏,虽经维修”但始终跑不出它的最大航速。

7时40分左右,一艘驱逐舰靠上了,“密苏里号”这艘驱逐舰运来了一大批“无事生非“的新闻记者,各国的都有……绅士一样彬彬有礼的英国人,温文尔雅的〖中〗国记者,兴高采烈阵容庞大的美国同行,满脸不爽一声不吭的〖日〗本人,又吵又闹象野人一样到处乱窜的苏联心等等,这些人的任务是用他们的笔,照象机,电影拍摄机来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美国总统s杜鲁门直接任命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为盟军最高统帅,负责安排和主持〖日〗本投降仪式,并实施对〖日〗本的占领。

同盟国中无人提出异议,谁都知道,美国人是打败〖日〗本小鬼子的主力,怎么安排那是美国人的事。但这种安排却引起了同样是五星上将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尼米兹的不满,相比美国的陆军,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贡献更大。为挽回海军的面子,安抚他们那怒气冲冲的不满,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向总统建议,既然签字议式在军舰,“密苏里号”上进行,不妨让麦克阿瑟代表同盟国签字,而尼米兹海军上将则代表美国签字好了!这样双方的利益都照顾到了,也许问题也就解决了。杜鲁门同意了这一方案。

果然,海军对这个方案虽然感到还是不满但总算勉强接受了。但一波刚平另一波又起,麦克阿瑟坚决要求要在,“密苏里号”上升起他的将旗,海军则坚决不同意。军舰上只能升起最高海军指挥官的将旗,由于尼米兹上将的到来”“密苏里号”原为啥尔西中将的旗舰,现在连哈尔西中将的将旗也降下了,只升起了尼米兹上将的将旗,凭什么在军舰上升起连游泳都不会的旱鸭子将军的将旗呢?况且按海军条例,一艘军舰只能升起一面将旗的,升陆军将领的将旗这决无先例。双方吵吵嚷嚷相持不下,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共识,从大局出发,海军同意在两根昏桅上升起两面兰色的将旗,一面代表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一面代表海军上将尼米兹将军,主桅上升起美国国旗。双方心平气和的接受了这一方案。这样,在军乐队的乐曲声中,一面美国国旗和两面兰色的将旗在,“密苏里号”上冉冉升起了。

升在主桅上的那面美国国旗正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时飘扬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大厦上的那面国旗,是用专机从华盛顿送来的。

在,“密苏里号”的其它桅杆上,美”中,英,苏,法5国的国旗迎风招展。一张长长的,宽约3米的草绿色地毡被穿着白色水兵服的海军士兵们铺在2号炮塔和船栏之间,在中间水兵们抬来了一张食堂的长条形饭桌放上,在饭桌两边各放了一把木椅。为了表示对〖日〗本人的蔑视,舰上的水兵和军官们都随随便便地穿着军便服,不打领带,有的还穿着卡其布衬衣,帽子也不戴。就差没有赤着脚穿短裤,或光着膀子穿背心了。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同盟国的代表团,在显示对小〖日〗本的鄙视的同时,美利坚合众国的面子也不能丢。

8时45分左右,盟国代表团开始登舰。首先是美国代表c,w尼米兹海军上将,总统特使,太平洋战区海军部高级联络官爱德华温格:〖中〗国代表徐永昌陆军上将、马德弼陆军中将:英国代表布鲁斯。福莱塞海军上将:澳大利亚代表T,a,布拉梅将军:加拿大代表穆尔科斯格雷夫:法国代表勒克莱:荷兰代表。,E,L,赫尔弗里克:新西兰代表伦纳德艾西特: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

上午8点55分,〖日〗本代表团开始登上,“密苏里号”战列舰。,“南斯多恩号”驱逐舰载着11名〖日〗本代表靠近了战列舰。关于让谁当代表去投降〖日〗本人真的十分难办,皇族亲王,新首相东久迩宫根本不愿去受这种耻辱,他是忍受不了的,他宁肯不当这个首相也不愿亲自前去参加签字仪式。

曾经为和平努了两年力”几乎丢了性命的近卫打死也不去。于是这个责任便落到了新任外相重光癸的肩上,重光认为这是一个痛苦而荣幸的任务,作为一个战败国的代表去签字投降这实在不是一仵光采的事,虽不说会在史书上遗臭万年,但说起来自己还是一个投降的外相,名声自然是一落千丈。值得欣慰的是”这个任务是天皇亲自委托的,在〖日〗本历史上,天皇还从来没有亲自向外相委托外交事务的先例”自己算是第一个。虽然委托的喜事使人沮丧,但重光癸还是感到荣幸。

代表军方向盟军投降的是大本营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大将,梅津大将不得不来,因为天皇对他说:“你必须亲自前去,向盟军交出你的军刀,因为仗是你们打输的,所以你应该去!”

梅津默默地服从了。这位于1882年1月8日出生于北九洲大分县一个农民家庭的日军大将,先后担任过〖日〗本驻德国和丹麦的武官,他在〖中〗国呆的时间最长,为〖日〗本帝国侵略〖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日军在东北秘密建立的731部队及其下属的4

个支队均出自这位大将之手,其它先不说,只此一项就够绞死他10次以上了。遗憾的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直到1946年4月才下令逮捕了他。而这个甲级战犯在48年11月仅被判处无期徒刑。好在苍天有眼,没有让他长命现世,而是让他患上了痛苦不堪的癌症,抗不过病痛的折磨,这个甲级战犯终于在49年的1月8日死在〖日〗本东京巢鸭监狱之中,也算是恶有恶报吧!

8时55分,〖日〗本代表团开始登舰。领头的是一位头戴高桶礼帽,身穿灰黑色燕尾服,系着一根有条玟阔领带的文官。这位文官爬上舷梯时显得极为艰难,好象每爬上一梯都要痛苦的呻呤一声。这位文官就是〖日〗本外相重光葵先生,他的左腿是一支假腿,这是在若干年ue。在〖中〗国上海留下的纪念,一位暗杀者炸断了他的左腿,从那以后这位先生在平地走路都是举步维艰的,更不用说来爬这又陡又长的军舰舷梯了。军舰上的美军官兵们象是看耍猴一样看着这位衣官楚楚的外交官在舷梯上苦苦地挣扎,他们十分奇怪,为什么其他的〖日〗本人不帮他一把呢?紧跟在重光葵外相身后的是手握军刀面色阴沉的梅津美治郎大将,他鄙视地瞧着在他前面一跛一跛狼狈前行的,“乡巴佬”根本不理会他的痛苦。

从,“密苏里号”的舷梯到后甲扳,再到举行签字仪式的前甲扳,这对〖日〗本代表团成员们来说这是一段漫长而痛苦的路程耗时足足20多分钟这批人才在美国人准备的签字桌前站定。代表海军前来投降的富岗少将感到惊奇和愤怒惊奇的是美国人随随便便漫不经心地处理如此重大的国际事仵,愤怒的是竟然苏联人会有脸出现在这里,在苏联人被德国人打得找不到北时〖日〗本人格守,“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无论德国政府如何施压,〖日〗本人并没有对苏联远东地区搞什么小动作。当然前期的1,“诺门坎事件”和,“张鼓峰事件”不算。可等到〖日〗本陷入困境时,苏联人不仅拒绝了〖日〗本政府请求苏联出面调停的请求,反而对日宣战,在满洲从背后捅了〖日〗本一刀。

这等国家的〖道〗德水准并不比一个卖身的艺妓更高。美国人和〖中〗国人及英国人等是战胜国这点〖日〗本是肯定接受的事实,苏联人配称是对日作战的胜利者吗?富岗少将恼怒的盯着那个佩着中将军衔的苏联代表直想将手中的军刀砸在他的头上。

麦克阿瑟上将到场了,他的身后紧跟着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马德弼陆军中将,哈尔西中将,其他的盟国代表也一一就位。麦克阿瑟大声用英语说道:“我们,各交战国的代表聚集在这里,为的是签注一个庄严的协议从而使和平得到恢复。涉及截然相反的理想和意识形态上的争端,己在战场上见了分晓。因此,我们无须在这里讨论或辩论。作为地球上大多数人口的代表,我们也不是怀着不信任,恶意和仇恨的心理在这里相聚。我们不管是胜利者或战败方的责任都是为实现更崇高的尊严只有这种尊严才能有利于我们一直在为之奋斗的神圣目标,这就是昶远的和平!我们全体人民将毫无保留地使用我们在这里取得的谅解,并忠实地履行这种谅解!我本人真诚的希望,其实也是全人类的希望,是从这个庄严的时刻起,将从过去的流血和屠杀中产生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产生一个建立在信仰如谅解基础上的世界,一个奉献于人类的尊严,能实现人类迫切需要的〖自〗由容忍和正义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