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幕,看的紫琅郡的太守父子一阵心惊胆战。
随后众人回到了太守府,无论是买了粮食的还是没买粮食的,都陷入了沉默。
东平山脉发生了许多事情,很多都令他们始料未及,例如蛮族的出现,还有卜启荣被杀。
而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还是季忧身上发生的事情。
只是他们这几日一直在搜山,加上各种分散排查,没有太多交流时间,
直到此刻,因为见到了那家来自丰州的商号,他们才令人开始深思东平山上发生的一切。
被传陷入了瓶颈,此生将于通玄境止步的季忧忽然出现在了东平山,然后出剑砍杀了应天境的邪种,还斩败了与自己同门的一位无疆境长老。
这本就是足够叫人哑口无言的事情,以至于很多人到现在都难以接受。
而更让人哑口无言的,是关于季忧的另一件事……
卜启荣是各大仙宗下了死令一定要活捉的人,却眼睁睁地被季忧斩杀了。
他们清晰地感觉到那些长老当时已经怒火滔天,恨不得将季忧挫骨扬灰,结果还未能出手,那些人就被灵剑山小鉴主以圣器之威给拦下。
作为七大仙宗唯一执掌圣器,以冷艳闻名天下的小鉴主特地为他出手,这件事当时其实在当时就已经让人觉得惊诧。
而更令人觉得不解的,还是那些长老的反应。
小鉴主已有掌教身份,话语权自然凌驾苍生。
但青云天下一向是讲规矩的,即便是掌教也不能公开随意插手别宗之事。
季忧若是灵剑山弟子,那他即便屠杀了一个世家,有灵剑山小鉴主出面,别人也不敢对他如何,可问题在于季忧是天书院弟子。
但莫名其妙的,那些长老都将怨气压了回去。
也就是说,那些长老都认为灵剑山小鉴主是有正当理由去管季忧的事情的。
后来,季忧昏倒在了山上,被灵剑山的小鉴主带走了,而天书院的人没有任何意见,仿佛他就该被灵剑山小鉴主带走一样。
他们当时离得很远,没有听到颜书亦那句“家事”,但心中多少都有些自己的思量。
有人觉得,季忧是灵剑山的暗探。
但也有人觉得,颜书亦是看中了季忧,想把他挖到灵剑山。
当然还有些更大胆的想法,好像是最合理的,可一旦浮现在脑海就会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
唯有姜妍,眼眸微怔地沉默着,心中却已经确认了一个答案:“当时随伺在季忧左右的那两个女子,是你家小鉴主的贴身婢女对吧?”
坐在她旁边的颜秋白轻启朱唇:“姐姐此刻倒是想起来了?”
“当时灵剑山的驾辇来到先贤园的时候,我只顾着看小鉴主了,实在没太看清她们的样貌,但我想就算看的再清楚,我应该也不敢信。”
“我也是看了很久,才确定自己没看错的。”
姜妍的脑中出现了季忧手持利剑的形象,睫毛不觉轻颤。
当初在坠鹰峡东面山谷死里逃生之后,她曾问过颜秋白,说若是颜秋白不想招婿季忧,自己就要去了。
实际上她说的是实话,先前的季忧只是通玄境,不至于让她真的心动到真的要主动招婿。
即便他战力隐约超越通玄,可乡野私修的出身仍是被人诟病。
可山谷那次,季忧展现而出的战力却直接超乎了她的想象,令她觉得无需犹豫。
她知道季忧和元采薇的事情,知道想做正妻是很难的,但最近却听说丹宗在与山海阁接触,有意想把女儿嫁给山海阁的亲传圣子。
这让姜妍觉得少了争抢者,自己的机会还是不小的。
可她从没料到过连元采薇可能都做不了正妻,因为灵剑山小鉴主也是季忧的道侣。
不过姜妍并没有怪颜秋白没如实相告。
因为就连她这个问道宗弟子都不敢轻易开口议论这件事,又何况是颜秋白的这个灵剑山弟子……
“我一直以为灵剑山小鉴主冷傲无双,如同真正的神女临凡,现在倒是不同了,我记得当初天道会的时候,天书院和灵剑山好像被安排在了同一个院子里?”
“妍姐姐,此事未被亲口承认前,还是不要胡乱猜测的好……”
两人齐齐沉默,但颜秋白却知道姜妍要说什么。
若他们真是道侣,那么当初天道院被安排在一个院子里也许不是巧合,是自家鉴主想粘着夫君。
可是回忆起脑海之中,鉴主那冷漠而高傲的形象,她又觉得怎么也对不上……
寒露之后,气温骤降,寒意森森。
百姓仍旧过者贫苦且安稳的生活,在将税奉交齐后预备着过冬,而各宗弟子带着所有关于卜家的资料陆续回宗。
与此同时,书院也陆续有人归来。
首先回到尼山是秦荣和计敬尧一批人,他们前去搜捕蛮族,但奈何实力实在不敌,只好交由镇北军接手。
而随后归来的,则是由方长老和葛长老带领的那批继续搜查卜家线索的那批人。
他们回归山的消息早早便传入了内外院,所以车队一进城,天书院的内外院就有大批弟子前来迎接。
但事实上,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想趁此机会打算探听探听,东平山脉中是否真的如众人所说一样出现了天生灵宝。
巧合的是,还有一辆自安远城而来的马车也到了此地,碾碎了一地寒秋雨所聚集的水汪。
虽然与方长老一行同向,但那辆马车却显得格外孤独。
而其他的马车似乎也与其刻意保持着距离,靠在偏左的一侧。
一开始,站在门口的天书院弟子还以为这车和方长老一行不是一起的,没想到却一起停在了天书院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