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她们再怎么啰啰嗦嗦地向她诉说疾病折磨的痛苦,她都不会厌烦。
她们在家中跟自家男人、儿女抱怨,他们都会嫌烦!
每每她认真倾听他们说话时,那双漂亮的猫儿眼都会温柔地看着他们,看得人心里暖乎乎的。
还没吃药,病就好了三分了!
而且,白前虽然话少,却从不会无视别人说的话,不管是谁问她话,她都有问必答!
连厨房烧火的傻丫头傻乎乎地问她是不是药王菩萨转世,她都认真回答了。
她说,她是巫医门下弟子,不是药王菩萨。
那认认真真的小模样儿,不但她们这些老婆子,就是小丫头们看着也怜爱得不得了!
到了第三天,不但丫鬟婆子们,仆从、小子们也去求老夫人恩典进后宅,求白前看病。
霍老夫人向来慈和,问过白前的意思后,就放了人进来。
白前暂住的小院更加热闹,渐渐地,各种各样的话就止不住地往她耳朵里飘。
霍嬷嬷说,“二爷从小是我带大的,小人儿从小就乖巧不闹腾,唯一不顺心的就是夫人了。
老将军说二爷天生是练武的材料,夫人非要二爷读书。
说什么将军遗命,要大爷二爷文武双全,其实都是为跟老夫人斗气!”
从小伺候霍幼安的大丫鬟说,“二爷从小就好伺候,对我们下人也宽和。
我们笨手笨脚地做错了事,他从来都不罚我们。
二爷那么好,偏偏夫人就是偏心大爷,从小就偏心大爷。
天天骂二爷懒胚子不读书,不像是她亲生的。
小时候大爷和二爷一起读书,大爷读不好了,夫人只是冷着脸骂几句。
二爷读不好了,夫人直接上板子,上鞭子,打过了,还不许二爷吃饭睡觉!
不是老夫人护着,二爷都长不大!”
马奴说,“咱们霍家的规矩和别的府上不同,都是长子跟着父辈们上战场,次子继承国公爷的位子。
二爷小时候有一次大冬天地出城祭祖,是我伺候二爷上的马。
听到二爷念叨,这世子的位子谁爱要谁要,我要睡觉!”
厨房的大娘说,“长生啊,那是走了大运了,才被老将军挑去伺候二爷!
想当年老将军给二爷挑亲卫的时候,他娘不知道塞了多少银子才把长生塞进去了。
又不知道他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被夫人看中了。
不然就他那个跳脱的猴子样,能有这样的造化?”
……
不过三两天的时间,白前就从丫鬟仆从们零零碎碎的话中拼凑出了霍幼安七岁之前的童年。
这时,霍老将军遣去寻找霍幼安师父的人也回来了。
他没有带回霍幼安的师父,只带回了一个铁皮箱,还有霍幼安师父的死讯。
霍家子弟长到三岁,都会选两个根骨好的少年充作亲卫,伴着一起读书习武。
霍幼安的两个亲卫,长生随着霍幼安一起出京拜师,长平则由霍老将军亲自培养。
这次霍幼安出事,长生不知所踪,去寻霍幼安师父的就是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