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有人认出尸体的身份了!”
宋正则顿时来了精神,“是什么人?”
来认尸体的是一个又瘦又小的小丫头,“是珍书姐姐!”
小丫头蜡黄的小脸因恐惧惨白一片,嘴唇不自觉地哆嗦着,语气却很肯定。
“去年年底的时候,珍书姐姐跟大姑娘赎了身,回老家了。
她腕子上系的护身符,绳子还是托我打的,我绝对不会认错”。
去年年底?
孔老太傅府上?
那两个月前,他查到海货是送到孔府时,叫孔府来人认尸,怎么没有人认出来?
肯定有鬼!
宋正则更来劲了,一挥手,“走!”
一个时辰后,出发时意气风发、众星捧月的宋世子愤愤不平、且极度自我怀疑地回来了。
孔府中,孔老太傅因着孔氏和霍老夫人退亲之事,羞于见人,去了小相国寺礼佛。
孔老夫人卧病在床,孔灵子在国子监读书,只剩下孔雅和孔柔姐妹。
孔雅亲自来认的尸,尸体倒的确是珍书的,但孔雅却一问三不知,只知道珍书求了恩典,赎身投亲,连她投哪个亲都不知道。
珍书被人牙子卖到孔府,在京城举目无亲,据说老家是在遥远的江西。
宋正则质问两个月前,孔府的人怎么没认出珍书。
孔雅命人找来当初认尸的下人——一个老婆子,另外就是那个小丫头。
两个人说不认识珍书的原因非常简单——孔府家规,仆从在外不许乱说话,特别涉及到主子和麻烦事的时候。
珍书是孔雅的贴身丫鬟,又凶死在外,绝对属于不许说中的不许说。
两人十分一致地推说不认识,回府后请示孔老夫人。
孔老夫人严令不许外泄,孔雅从头到尾都不知情。
直到两个月后的今天,那小丫头的母亲病重,家中无钱买药,她才大着胆子为了那十两银的赏钱来认尸了。
孔雅显然对贴身丫鬟的凶死,十分震惊且悲痛,十分配合,问什么答什么。
还叫了家中所有仆妇来配合问话,甚至还引着宋正则去见了孔老夫人。
但再配合,也架不住他们一问三不知啊!
孔雅是个未出阁的小姑娘,孔老太傅教导过今上和太孙,宋正则再嚣张也不敢在孔雅这么配合的情况下发疯,只得满肚子郁闷地回来了。
宋正则的贴身小厮周运是个机灵的,见他郁闷,忙劝道,“世子爷,咱大萧地大物博的,每年这样的无头案子不知道有多少。
那丫头许是就是命不好,投亲路上遇到个劫道的,杀了随手扔到海货箱子里,这谁能查得出来?
这还得亏世子爷您慈悲,查出了这丫头的身份,让她能入土为安,还能有人给她烧烧纸钱,够了”。
随手一扔,正好扔到送给孔府的海货箱子里?
天下有这么巧的事?
宋正则哼了一声,谁都查不出来,他才更要查出来!
否则怎么能显出他的本事?
怎么能堵住京城那些人的嘴?
他要所有人都看看!他宋正则虽然是靠着姑母做了司理参军,但坐稳司理参军的位子靠的是他自己的能耐!
周运见他依旧沉着脸,四下张望了一番,喜道,“世子快看,小白神医又来看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