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没怎么

胡旋也有点惊讶,这线稿都还没上色,只是有些密集的灰黑色线条,虽然说反弹琵琶已经很出名了,但她这次临摹的不止反弹琵琶一个人物,而是要把整幅天乐图都临摹下来,所以人物和建筑都密集,对不是专业的人来说,这么多线条聚集在一起很花眼,看一眼就不想再看第二眼。

研究院也很早就有把这副壁画的影像传给她,她把影像投在墙壁上,把纸固定在墙上,再拿铅笔一点点临摹的,临摹了足足一年。

“是反弹琵琶。”她紧盯着画架,好奇的来回看,“你不要告诉我。你不仅跳舞厉害而且还会美术,那可真是不让人活了。”

“我不懂美术。”陈琼扭头看向东壁,只看那一尊在跳反弹琵琶的伎乐菩萨,“是我跳的那出舞剧里面,女主送别男主的时候就是跳的反弹琵琶,所以才一下就认了出来。”

胡旋看到了陈琼的目光灼灼:“那这样吧,你干脆跟我一起临摹?”

陈琼立马皱眉,看了眼画架上的线稿。

“我打电话让人送个艺术生用的那种正常画架来洞窟,你单独临摹一副反弹琵琶的人物图,也别有压力,你临摹着玩就行。”胡旋好像一定要陈琼留在这里,极力劝说,“有时候一笔一划的重新勾勒这千年艺术,不也是一个重新认识敦煌的过程,我每次临摹都觉得自己也是画中菩萨了。”

她这才点头,还能躲开关寄。

胡旋很快就打了个电话让人送东西过来,中间夹杂着几句类似“你不过来会后悔”的话,陈琼以为是那人不愿意送,而且这天气一来一回确实太遭罪,她左右不过是来采风的,不一定要亲自临摹,刚准备开口想让胡旋别麻烦了。

谁知胡旋已经挂断电话,脸上的表情在说她胸有成竹,那个人一定会送来。

“研究院雇了很多工人,你非得让我跑这一趟。”几十分钟以后,洞窟外面进来了一个人,搬着不大不小的画架,“陈琼?”

站在胡旋旁边看线稿的陈琼有些茫然的循声抬头,眸子里的倦瞬间清醒过来,她朝那人勾起一个笑,终于明白胡旋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了,因为…是关寄。

一直在担心的关寄也终于卸下了口气,但眼里经久不散的阴霾只消散了一点,九牛一毛。

“我说了你不来会后悔的。”在一点点对比线稿和壁画的胡旋也听见了关寄说话,踱步到那边,帮忙把画架放好,固定拿来的画纸,“陈琼不是来采风的吗,我让她跟着我一起临摹。”

关寄不理会胡旋的话,视线始终锁住东壁那边的人。

陈琼眨了下眼,瞧着胡旋乐此不疲的说话,偏过头继续前面看线稿的动作,好不容易安抚下来的心思却又被不远处的说话声给扰乱了。

胡旋和关寄聊了一些关于壁画的事情,聊到最后,胡旋突然问了句:“今晚去不去我那里吃饭?”

关寄沉寂了好一会儿,视线频繁往一处聚焦:“晚上有事。”

胡旋又说:“上好的汾酒,真的不去?”

关寄也拒绝的爽快:“我开车不能喝酒,不去。”

胡旋倒是笑了:“喝醉了直接在我那儿歇下不就行了,刚好明早你还能多睡一点。”

陈琼没听见关寄的回答,因为她已经由北壁进入一条甬道,走过长长的甬道进入了另一个洞窟,这个洞窟的规模比外面那个要小很多,墙上依旧还是敦煌壁画永恒不变的主题,西壁有三尊彩塑,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尊佛。

走到三尊佛前面的时候,她突然整个人都无力的蹲了下去,因为整个人落下的速度太快,所以甚至都能听见膝盖骨头在弯起那一刻的响声,难过却又哭不出的感觉让眼睛干涩的直发疼,双手也掩着面在佛前消沉的低头,像是在求佛给她一个答案。

“你继续对比你线稿吧,院里不是说这副净土天乐图要是临摹成功了,会拿去参加国外敦煌展览。”关寄走过笑得丝毫不单纯的胡旋,没有离开洞窟,而是往洞窟深处走。

胡旋被这么一提醒,也赶紧走回到线稿面前,在抬头和侧头间仔细的一点点对比,人物的距离和五官的位置等等一切都不能有半点的误差在,这么复杂的天乐图一一对比下来,要在洞窟里待一个月不止了。

对比到眼睛发干的时候,她走出洞窟望着远处的风景和绿树来缓解,又滴了几滴眼药水。

陈琼喜欢关寄,她来莫高窟的第二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