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山上的时候,陈拾安都没有什么假不假期的概念。
直到下山求学,他才算是真正迎来了人生里的第一个‘假期’。
不用去上课的早上,陈拾安依旧在凌晨五点醒来。
不过今早除了继续采集地图之外,他还特意去寻找一下背篓,打算采买一个背篓,方便赶山的时候用。
乡镇集市上买背篓就很方便,反倒是物资齐全的大城市里,要买一个背篓反而不简单。
好在这些天的地图采集让他对周遭的居住环境足够熟悉,兜兜转转来到菜市场这边,才跟一位路边卖菜的老伯买了一个人家自用的背篓。
对于赶山而言,没有什么比背篓更加方便的容具了,足够轻便的竹制品、足够大的收纳空间、足够结实耐造。
背篓买了六十五块钱,比乡镇集市买稍贵,但毕竟是人家老伯让给他的,贵点也应该。
见老伯卖的都是自己种的菜,品质还不错,陈拾安便又顺带买了几颗菜,老伯还给他送了根黄瓜、送了把葱。
陈拾安又来到菜市场里,买了十块钱的肉,一会儿回去正好可以做个早餐。
买完背篓买完菜,他又来到五金店,买了把小锄头十二块钱、小铲子九块钱和镰刀七块钱。
如此一来,赶山需要的工具便基本齐全了,今早花费刚好一百元。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花的钱还是要花的,不然背个包就说去赶山,那都赶的什么山嘛!
买完东西回到家里,时间也不过六点多钟。
陈拾安先把之前用来装菜的背篓清洗干净,法力一震一抖,污渍便干干净净了。
洗漱一下,他来到厨房,把刚买的肉和菜拿出来,开始煮早餐。
十块钱的肉不算多,但也有六两了,陈拾安是算上了李婉音的那份,不然他自己吃的话,有个三两足以。
把肉细细地切成薄片,放在大碗里腌制一下,切点葱花备用,撕下几片生菜叶子清洗干净,其他的放进冰箱,顺带拿出来三个鸡蛋、三饼面,今日的早餐依旧是面,但要丰盛一点点。
要想面煮的香,鸡蛋一定是要煎过的,煎的时候陈拾安会特意在蛋黄的位置,用锅铲划一道口子,让里面的蛋黄液渗出来一些,在热油里激发出蛋黄香,然后再加入热水,煎蛋的香味便能很好地融入进汤里。
水开下面,面散下腌好的肉片,肉片切得足够薄,几乎一下锅就变色了,陈拾安拿着筷子划散开来,很考究火候,浅了生、久了老,最后再简单调个味儿、放下生菜叶烫烫、来点灵魂小葱花,这一锅简单又喷香的肉片鸡蛋面就煮好了。
陈拾安取来两个大面碗,把面夹入碗中的时候,李婉音的声音在厨房门口响起了。
“好香——!”
刚睡醒还没来得及洗漱的姐姐,闻着味儿来到陈拾安身边,正值刚睡醒之际,她的声线里还带着点别样的慵懒和绵软。
“拾安你都已经煮好面啦?”
“对啊,婉音姐洗漱完就可以吃了。今天醒这么早?”
“嗯,你说要去爬山嘛,又没说几点,我就想着早点起来,不要耽误时间。”
“我原本的意思是想等你睡够,反而搞得你早起了。”
“哈哈,一样的,我平时也差不多这个点醒来,不过那时候你都去学校了。”
“那正好,婉音姐刷个牙一起吃面吧。”
“嗯嗯,我还说今天给你煮早餐来着,没想到你给我煮了,等姐好好尝尝你的手艺。”
这种一睡醒,就有人煮好早餐的感觉很奇妙。
先是听到厨房有动静,然后走过来看时,就见到他在忙碌早餐的背影。
少年挺拔的身影、熟练的操作、跳动的火苗、空气中弥漫的香气……这些元素在小小的厨房里交织在一起,落在她的眼中,那一瞬间竟然让她产生了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
“好好吃!!”
餐桌上,李婉音眼睛放光,她真的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用‘好吃’这个形容词来形容一碗如此简单的面。
那面条煮的恰到好处,贝齿轻咬时,能感受到柔韧的回弹,不会软趴趴地断裂,也不会硬邦邦地倔强,煎蛋的香和瘦肉的鲜融进面汤里,吸进面条中,配合面条本身的麦香味儿,这一口下来可真是让她真切地体验到了味蕾层次丰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