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对!”老赵举起手里的红薯,对着百姓喊,“往后咱们大宋,不仅要种红薯,还要把红薯种到北境去,让契丹人都知道,咱们大宋的红薯,比他们的马奶酒还顶用!”
周围响起一片欢呼,有人把自家烤的红薯递过来:“陛下,尝尝俺烤的!”“陛下,俺家的红薯干甜,您带点回去!”
老赵的怀里很快塞满了红薯和红薯干,沉甸甸的,却暖得心口发颤。他抬头看了看汴梁街的景象——家家户户的门口都摆着烤红薯的炉子,孩子们捧着红薯追闹,老人们坐在门口啃红薯干唠嗑,连风里都带着甜香,这就是他想要的大宋。
“范宰相,”老赵对范质说,“让户部把红薯种分下去,再让老李带着厨子们去各州县教百姓烤红薯——朕要让全大宋的街头巷尾,都飘着红薯香。”
范质赶紧应“是”,看着眼前的热闹,突然觉得——跟着这样一位爱吃红薯的皇帝,比守着那些冰冷的典章制度,实在多了。
日头偏西时,老赵才揣着满怀的红薯往皇宫走,百姓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手里都举着红薯喊:“陛下慢走!下次再来吃红薯!”
走到皇宫门口,王彦升正拎着个酒坛等着,见老赵回来,赶紧迎上去:“陛下!俺从老家带的米酒,就着红薯吃,绝了!”
老赵笑着点头,刚要往里走,就见柴宗训蹦蹦跳跳地跑出来,手里举着块烤红薯:“赵叔叔!我烤的红薯,你尝尝!”
老赵接过来咬了口,甜得眯起眼:“不错!比老李烤的还甜——宗训,以后你就是大宋的‘红薯小师傅’了!”
柴宗训笑得露出豁牙,符太后也跟着笑:“你这皇帝,把皇宫都变成红薯坊了,现在连宗训都成烤红薯的了。”
“变成红薯坊才好。”老赵摸了摸怀里的焦红薯皮——从陈桥驿的泥沟里揣到现在,已经被他磨得发亮,“只要百姓能吃上红薯,朕当这个‘红薯皇帝’,乐意!”
皇宫里的红薯炉又烧起来,甜香飘满紫宸殿,飘向汴梁街,飘向大宋的千里江山。老赵坐在土炉边,手里捏着块红薯,看着眼前的兄弟、亲人,还有满殿的红薯香,突然觉得——这大宋的江山,不用金玉堆砌,不用刀枪守护,只要有一炉炉热乎的红薯,有一群能一起啃红薯的百姓,就够了。
这就是他的大宋,从一块烤红薯开始,甜得扎实,暖得长久。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