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虽然对战术理解有限,但他看到了林阳眼中那种久违的、属于球场的光芒。他笑了笑:“战术讨论时间结束,肌肉激活时间到!健康的身体才是执行一切战术的基础,指挥官先生。”

林阳的思考并非空想。他将自己的观察和初步想法,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和截图标注,通过马克的加密渠道,发送给了里尔俱乐部的战术分析师,并抄送了丰塞卡教练和助理教练。

邮件里,他谦逊地写道:

“教练、团队,你们好。在康复之余,我反复观看了首回合和多特蒙德近期的比赛录像。以下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观察,希望能提供一点不同的视角,仅供参考:

1.多特边后卫身后的空档:这是最大的可利用空间。他们的边后卫助攻幅度极大,回追速度是弱点。反击时,如果能第一时间将球打到边锋脚下,让他们1v1冲击对方边后卫身后的空档,威胁极大。关键在于中后场出球的速度和精度,避免在中场过多纠缠。

2.中场过渡的提速:首回合我们进攻受阻,部分原因在于向前传球不够果断。卡贝拉需要更多支援。建议安德烈、博尔达拉在成功防守后,尝试更快速、更直接地联系边路或戴维(作为支点回做),减少不必要的盘带。安德烈的斜长传可能是打开边路通道的钥匙。

3.定位球机会:多特对后点和高球的保护有瑕疵。角球和任意球可以重点设计后点攻击,或者利用前点佯攻拉扯,打向点球点附近区域。

再次强调,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相信教练组和队友们已经做好了更周密的部署。期待在皮埃尔·莫鲁瓦见证一场伟大的胜利!加油里尔!

——林阳”

林阳并不确定自己的建议能有多少被采纳,他只是想尽一份力,用这种方式让自己感觉离球队、离那片战场更近一些。

里尔训练基地。

丰塞卡和他的教练团队收到了林阳的邮件。战术分析师快速浏览后,眼睛一亮:“教练,林的观察很敏锐!和我们分析的多特蒙德弱点高度吻合,尤其是边后卫身后和定位球后点!他在中场提速和安德烈传球方面的建议,也很有启发性。”

丰塞卡仔细看着邮件里的截图标注和文字分析,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有欣慰,有心疼,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他沉默了片刻,对助理教练说:“把林提到的关于边路空档、中场快速出球和定位球后点的分析,特别是那些截图标注,整合进我们下午的战术演练重点。告诉安德烈,他的长传是重要武器,要敢于用,也要练得更精准!至于卡贝拉…”丰塞卡顿了顿,“让他减少持球,更多扮演接应点和快速分球的角色。”

在随后的训练中,队员们明显感觉到战术演练的针对性更强了。助理教练大声强调着“快速出球!”、“找边路空档!”、“定位球后点包抄!”。安德烈被要求增加了斜长传的练习次数。巴约和泽格洛瓦在模拟反击中的冲刺更加坚决。

训练间隙,本塔莱布拿着水瓶走到戴维身边,低声道:“收到林的邮件了?”

戴维点点头,眼神坚定:“嗯。他看得很准。教练好像采纳了。”

“这家伙,躺在病床上还操着主教练的心…”本塔莱布笑了笑,随即正色道,“但他说得对。多特蒙德那两个边后面,就是草原!下一场,我们得把球更快地送到你和巴约他们脚下!林在看着呢,我们不能让他失望。”

一股无形的力量,仿佛从慕尼黑的康复室,跨越了地理的距离,注入了皮埃尔·莫鲁瓦的训练场。林阳虽然身体缺席,但他的战术洞察和对比赛的深刻理解,如同无形的星火,悄然融入了里尔为决战所做的最后准备中。

而在慕尼黑,林阳完成了又一组痛苦的康复训练。他擦去额头的汗水,再次点开了里尔训练基地传来的、最新的战术演练视频片段。看着队友们演练着他邮件中提到的快速边路反击套路,看着安德烈尝试精准的斜长传,他的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深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