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一十 廷议

这些西洋的人和事情大臣们闻所未闻,景平帝却听得津津有味,又听朱斌缓缓地说道:

“我以前和部下说过,盲目自大,闭关锁国将来只有挨打。咱们地大明就好像是一口巨大的井,而咱们这些人就是井底的青蛙,若还是一门心思夜郎自大的话,迟早会被西洋人,为咱们所不齿的红夷,用战船大炮轰开咱们地国门,到那时带给我们地,只能是无尽的耻辱!而要想避免这样地耻辱发生,只有跳出去,放下咱们大国的架子,虚心的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把别人的长处拿过来,武装好自己,等将来一旦交恶的话,咱们老祖宗也曾经有话,知己知彼,这才能百战不殆!”

他的话开始冲击着大臣们的心,仔细想来,武英王的话未必便没有道理。

“咱们的人啊,总以为自己是天朝,那些个佛郎机人,荷兰人,西班牙人,看到咱们天朝上邦那只有畏惧的份,其实人家早把目光盯上了大明。荷兰人屡屡侵扰我福建沿海,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又抢我台湾,是为可杀!倭寇最早叫的是谁?不是倭奴,而是佛郎机人,横行海面,杀我子民,掠我家园,是为可杀!他们几时便真的怕了我们?他们的船可航行上万里,到达我大明海域,咱们大明地船呢?我看未必便比他们先进多少吧?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用他们的技术来使我大明强大?”

说到这,朱斌的目光从大臣们地身上扫过,说道:

“有可恶的红夷。但也有帮着我大明的西洋人。自汤若望到我大明之后,天启六年在学李祖白的协助下撰写了远镜说。对伽利略望远镜做了详尽的说明,是大明最早地一部介绍西洋光学理论和望远镜技术的启蒙著作。在钦天监期间,翻译了德国矿冶学家阿格里科拉介绍西洋冶金技术的巨著矿冶全书,咱们大明取名为坤舆格致。先帝当年御批:“发下坤舆格致全书。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采取”。先帝尚且如此重视,怎么到了咱们这便不行了呢?

七年,他头又协助徐光启、李天经编成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七卷。又受朝廷之命以西法督造战炮,并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九年,奉旨设厂铸炮,两年中铸造大炮二十门。这样的人,要用,而且要重用!”

“陛下。”这时朱斌对景平帝说道:“臣军中的通译,西洋传教士马葛利。才从佛郎机国归来,现在正在宫外侯旨,请陛下宣昭其入宫。”

“准!”

等马葛利进来,朱斌却对他说道:“马葛利,你对陛下说说你们国家的火炮和我大明火炮的技术对比吧。”

马葛利清了清嗓子:“陛下,武英王,众位大明的大臣。大明虽然火炮锐利。但在我看来除了江南军的火炮外,其它的都已经落后了。我们地火炮的火炮不仅都有准星和照门。还有两个耳朵,可以支在炮车上,发射时调整仰角,其射程和准度都比较高。另外,其炮管设计前薄后厚。可以有效避免膛炸……另外。西方数学家塔尔塔利亚所出版的新科学一书,提出了抛射体理论……此后,经过数学、力学、物理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西方的火器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