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一 名单

反对改革的势力被一步步地清除着,朝廷的政局正在按照朱斌的意思重新组建。朱斌为大明所构思的那份宏大蓝图正在顺利实施。

作为张溥的好友,大学士史可法曾经找到过朱斌,问他这么做心里会不会有内疚。因为他的心里知道,在那些官员中,也许有的保守,有的固执,可是他们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出来,更加绝对不会如此明目张胆地反对朝廷!

面对史可法的责问,朱斌在沉默了很久后才回答史可法:

“是的,我心里很内疚,但除了你以为我绝对不会承认。在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加多的官员被牵连进来,一切反对变法的人都在我的名单上。但我内疚,却绝不会后悔。史可法,如果换了你在我的位置上,或者你也一样会这么做的。当权者考虑的,并不仅仅是自己的名声,更加也不能有任何的后悔,哪怕这样事情,明知道它不对,既然做了,那就一定要做到底。我就是这样的人,变法的,就是我的朋友;反对变法的,就是我的敌人。一个强盛庞大的大明,难道不也是你希望看到的吗?”

“你是一个好的当权者,但绝不是一个好人。也许,真的如你所言,你将把大明带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但是,历史上对于你的评价,一定是毁誉参半……”

这是史可法最后对朱斌说的话。从此后,除了公事外他再也没有找过朱斌。他承认朱斌的做法对国家有利。但朱斌做事地方式,却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名单中列在第一位,但却是最后一个被抓捕的,是张溥。

这位曾经的天下士子的领袖,在请愿失败之后,并没有感到惊恐。但是在朱斌大规模的抓捕行动开始之后。他却开始知道,很快就要轮到自己了。

他忽然发现自己永远只能做学问,就算再如何努力,也永远无法和那些政客相比。他本想着自己躲在幕后,就算行动失败了。朝廷也将因为抓不到自己地证据而作罢。但从抓捕行动开始之后的一切表明,朱斌要动自己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

当这份惊恐逐渐消失,他变得心丧若死。他一直在家等待着,等待着朝廷官员上门。他甚至早已想好,当那些官员上门抓捕自己的时候,自己将会对他们怒骂什么。就算是死了。好歹也能博取个有“风骨”的好名声。

可是朱斌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一连几天,朝廷里大批官员被免职,只有自己这个最大地所谓的“罪魁祸首”,根本就没有人来理睬他,像只破麻袋一样,扔在一个角落不理不睬,任由着自己心酸、失落……

他可忍受死亡。可以忍受阴森的大牢,却无法忍受这份被轻视的感觉……

可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但上门抓捕自己的。却不是朱斌手下地人,而是自己曾经的得意门生,现在却和自己如同陌路,已经完全在为朱斌效力的顾炎武。

“为什么是你来,为什么朱由斌没有来?”看到这个自己的弟子。张溥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我听说抓捕很多人的时候朱由斌都亲自出面了。难道我还不如他们吗?还是朱由斌故意派我来羞辱于我!”

“老师,您错了。武英王并没有羞辱您的意思。”顾炎武在他的面前坐了下来:“虽然在侯方域和钱谦益的招供名单上,您是排在第一位地,但武英王却根本没有抓您的意思。”

他地话忽然让张溥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能活着总比死了好。自己终究还是天下士子的领袖,朱由斌就算再嚣张跋扈,还是不敢碰自己。想到了这一层,张溥脸上露出了轻松的微笑,看着顾炎武时也显得亲切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