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三 游侠

不过,凡事有利必然有弊。接连发生地两件事情很快让朱斌变得不快起来。

这两件事情都发生在山东。其一是宁阳府知府竟然在半夜里被人摘了脑袋。在宁阳府地尸体边,还放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为官不仁,天下皆可杀之,今游侠铁鞭金代义烈忠勇武英王以杀之!”

这个宁阳府在任上时的确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朝廷早有所闻,正在着手调查,可哪里想到才掌握了确凿地证据,居然被人割了脑袋。

看着黄溪送来的报告,朱斌勃然色变道:“这个铁鞭金究竟是个什么人?”

“我已经派人查访过了,他是当地的一个游侠。”黄溪很快便答道:“这人在当地百姓中颇有一些口碑,从小练武,擅长用一条铁鞭,武艺很高,门生弟子众人,最高时听说达到了几百人的规模。而流传最广的一件事情,是在流寇进犯宁阳的时候,绑了当地的一个富商,准备第二天杀之。富商家人找到了他,哀求他出面帮忙。这铁鞭金倒也是个人物,带着他的铁鞭夜闯流寇军营,自挖大腿之肉以赎富商之命,寇首惊为天人,当场就把那富商放了。后来当地百姓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便都去找这个铁鞭金……”

“胡闹,有事找游侠,那还有官府做什么!”朱斌铁青着脸说道:“这些人打着游侠的旗号,实际上最是害人。勾连富人,裁断百姓纠纷,稍有不快即举刀杀人,完全无视朝廷律令。这些人根本不是游侠,完全就是一些恶霸。可笑我们有些官员对这种事情不但不出面禁止,反而还在任上把他们伏侍得好好地,当亲娘老子一样供奉起来。这样只会愈发增加他们的嚣张气焰。宁阳府祸害百姓,自有朝廷律令处置,岂是他铁鞭金说杀就杀的?这样的事情若是各地纷纷效仿。我大明必然毁在这些人的手里!”

黄溪不知道武英王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其实,所谓地游侠只能在特定的时代才能发挥他们的某些作用。但在国家政局稳定,正准备大力发展的时候,这些游侠就成了最大的危害。甚至,给当地带来地恶劣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游侠服饰鲜华。佩戴讲究,出入连骑,从者如云,但这一切却需要大量的金钱,而他们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的财力?

大部分的游侠不治生产,也因声名在外。权贵富豪乐与之游,也可顷致千金,无生计之虞。如汉大侠郭解、楼护即如此。前者迁至茂陵,诸公送者出千万;后者母死,送葬者致车也多达二三千辆。甚至一些称不上著名游侠的人,有时也可不费吹灰之力,获得稳定地生活。

但大多数活动在乡间的“游侠”,既不愿自食其力。又没有权贵的馈赠或同道资助,他们赖以维生的手段就不免越出正道。其方式较之常人也就有了许多不同的地方。具体说大抵有剽掠、椎埋、掠卖、劫质、盗铸、私煮、发冢数项。

由魏晋南北朝而及元明,此风从来没有停止过。当年东晋祖逖手下一批游侠,当饥荒之年,劫掠富室,尚不能称为害民间。那么像南朝末时的王僧达。纠合乡里公行剽掠,就不仅以富室为限了。有些游侠更等而下之。干脆入山人海,干起了盗贼的勾当。

大明时的高捷日便与群盗剽掠行旅,挂着游侠地牌子,却做着无耻的盗匪勾当。

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地特点,那就是动不动就说自己有某某奇遇,为自己在百姓面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当国家吏治败坏,民不聊生的时候,这些游侠便成为了百姓们的希望所在。认为官府做不了的事情,这些游侠可以替他们出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