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七 战和之间

“不想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索尼叹息了一声:“这样罢,你二人族人新遭不幸,我也无法安慰于你。我总长着你们几岁,便认你们当了义子,将来从军为家人报仇,不知道你等意下如何?”

阿克顿和挞木格乐大喜,索尼是何等人也,竟然认自己为义子。将来的荣华富贵阿克顿倒没有如何放在心上,可自己从小就是个有抱负的人,眼看着自己胸中的抱负便可化为现实。狂喜之下的二人急忙跪拜在地,叩谢索尼的赏识之恩……

那盛京自得知明军短短一月间,屡次侵犯大清之土,无不义愤填膺。以多铎为首地少壮派,无不纷纷请求朝廷发兵,以灭明军嚣张之气焰!

这一提议得到了巨大多数满人官员的赞成,就连多尔衮也不禁为之心动。自从山海关兵败后,满人士气低弱,现在急需一场胜利,来提升朝野的士气和信心。但是,目前满清极其严峻的现实却又让他不能不犹豫起来。

满清和大明并不一样。大明在遭遇失败后,能够凭借着强大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重新组织起一支比较有战斗力的队伍。但大清,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了。

大清国土贫乏,人口稀少。这才有了所谓的“满族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而一旦满清精锐地队伍遭到了一次重创,要想在短时期内重新组建,实在是件太困难的事情。

同时,自己所宠信地吴三桂也坚决反对在这个时候出兵。眼下大清满八旗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守卫大清各地,一旦发生战争,肯定会以汉八旗和蒙八旗为主。自己的正红旗才刚刚接受,打了几场胜仗,如果在这时候出击硬拼,只会让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

吴三桂强烈建议,放弃一切靠近大明边关,可能随时遭到明军攻击的地方。而集中力量防御几个重要关口。不主动出击,不主动寻衅。同时派出使者,秘密与明朝边关四大镇将接触,多贿赂以金银,以便求得暂时地太平后再图发展。

这一点与阿克顿地看法无疑是一致的。处于被动防御中地清朝,一旦再遭遇一场失败,那当时便会大祸临头。多尔衮在考虑了再三后,终于还是同意了吴三桂的建议。

但是,吴三桂这一正确的建议,在满清的朝会上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那些未曾遭遇过山海关失败的人,狂妄的认为山海关之败,只不过是因为多尔衮的指挥不当而已。只要重新选择一个得力指挥,明军又何足道哉!

而切身经历过的将领,在他们眼里看来,山海关之战之所以会失败,完全是因为大清铁骑才和李自成的流寇大战了一长,太多的消耗了自己的力量,这才会有这样的一场失败。真正两军在对等条件下对决的情况下,无敌的八旗铁骑一定不会输给明军的……

双方谁都有谁的意见,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多尔衮表现出了自己的果断,他断然驳回了一切要求出兵的建议,而以吴三桂等人的建议为基石,采取了对明军避而不战的办法。

这个正确的措施,使满清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虽然明军骚扰的铁蹄不会就此而停下,但把力量集合在一起的满清,却在防御上多少能够从容自如一些。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喘息时机。

但是,多尔衮的措施,却在满清朝野上下,蔓延开了极大不满,他们眼中的多尔衮,已经逐渐成为了怯弱的代名词,而多铎等少壮派将领,对多尔衮的失望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VIP中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