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四 彻查

有些人心中产生了害怕,按照武英王地性格,也许这次要大开杀戒了吧?山西地那些官员实在是昏了头了,本来朝廷就在大力整顿,可偏偏还是在这个时候犯到了枪口上。

朱斌把两份报告一齐扔到了面前的几案上,笑得有些苦涩:“你们都看到了吧?朝廷出了大把大把地银子养这些官员,为的就是让他们好好办事。可现在呢?居然把赈灾银子贪污,这些人还有没有一点的人性!这些人还有没有一点良知!这些人还是不是百姓的父母官!”

“杀,必须杀!”史可法这次也动了真怒:“为官祸害百姓,这样的官员还要了做什么?我建议朝廷再度启用重法严刑,杀上一批,杀给所有的官员看看。让他们看看,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下场。让他们看看,是银子重要还是他们的脑袋重要!”

“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官场老油子岳谨元说道:“要论严刑峻法,有谁能比得上本朝太祖?枭首示众、剥皮实草,吏治**的现象的确逐渐得到扭转。但是等太祖爷龙驭后呢?官员们贪污**前赴后继,面对峻法视死如归。所以杀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难道就任凭他们这么下去吗?”史可法承认岳谨元的话有道理,但还是不甘心地说道:“我大明当初毁就毁在了这上。文官爱钱,武将爱财,生生地把个朝廷毁了。当初灾害四起,官员不以赈灾为重。致使流寇四起。国难,国难啊,这才过去了几个月?好,好得很,又出了个什么都天顺昌大将军,我看。再这样下去,第二个国难只怕为时不远了。武英王,史可法没什么本事,但愿意为朝廷当这个恶人。请朝廷下道圣旨,让史可法去山西。去看看那些官员地脑袋究竟有没有钢刀快!”

朱斌冷冷地笑了一下:“这个恶人我来当,这些官员非杀不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那个方国归给咱们提了个醒啊。现在朝廷把主要的目光放在了监视金虏,恢复国内生产上,吏治问题却被放到了后面。我有很大的责任,总以为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官员们总该能消停几年了。可现在,嘿嘿,他们居然就给了我颜色看。真当朝廷的法度是一张废纸吗?我看那个方国归不但无罪,反而有功,有大功于朝廷。他这是在用自己的脑袋告诉我们,看看大明地江山,看看咱们官员们吧!”

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慢慢地站起了身:

“根治**是个长期而困难的工作。但再难也要做下去。十年,二十年。等《大明律》出来,一切都按照律法办理,该抓的抓,该杀的杀,终有一天。虽然这样丑恶的行径无法杜绝。但我相信一定会大大减少地。

自即日起设立民间举报制,一切官员贪污行为。皆可通过举报制举报。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士绅百姓,所举报内容一经查实,皆赏。同时,为防举报人遭到报复,举报不必以实名,报错不究其责,报对,只需以举报凭证,可至专门机构领赏。

各州、府、县皆设肃贪司、局、所,独立于当地官衙之外,,受朝廷直接管辖,接受各种举报,其最高官员,每年轮换一次,由朝廷考核其政绩,或奖或罚。肃贪部门官员,一经发现与当地官员勾结,即以倍罪论处。京师设肃贪部,独立于六部之外,只对内阁负责。肃贪部一应成员,皆由新科入举者中挑选,这些人才入官场,还没有被这一大池水染黑,我相信他们的年轻干劲,相信他们对肃贪的热忱。同时,肃贪部官员同一个位置上不得担任超过三年。至于这肃贪部最关官员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