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卷宗里的发现(求追读)

当下人通禀,带着众锦衣进入府邸大院后,齐平便看到了这位伯爵的真容。

若无他事,这便不送了。”

余庆面色古怪,道:

“众所周知,越是诡异的术法,往往越附带缺陷,书院那一枚神符,乃是个‘诚’字,几乎所有人都可学习,但想要掌握,却几无可能。

有这个,就简单多了。

说是履历,更近乎于档案,记载了人生里,比较重大的节点。

“不敢。叨扰了。”

齐平了然。

那小孩子就好么,不是的,事实上,小孩子更爱说谎,那是生物本能的自保机制。

武功伯脸一沉:“余庆,注意言辞!”

“那此符开创者,也受限制吗?”裴少卿好奇宝宝般问。

另外一名校尉接口道:

虽未吃闭门羹,但也差不多了。

毕竟,按照死者生前仇敌调查,是惯例了。

众人好奇:“大人说说?”

一旁,余庆、裴少卿等校尉都是一筹莫展,分别落座,愁容满面的。

气氛短暂沉闷。

就知道,上次敢捉王显,一个是其身份不高,二来,涉及的案子甚大,皇命撑腰,所以才能弄进诏狱。

王显是仇敌太少……恩,若是考虑到近期得罪的大人物,就又是个大工程了。

“只能两手调查了,武功伯不配合,那就从周边人入手,还有,王显与陈年的家人,府衙虽已问过,但有必要再问询一次。

“而且啊,此类术法用处也不大,若是小案子,请不动高手帮忙,若是大案子,更不敢轻用。”

……

就这,还束手束脚,不大敢动刑。

齐平解释道:“就是,能分辨谎言,或者让人不能说假话的法门。”

“啧,你想啊,若真有此术,谁敢确定,犯人说的是真话,还是受施法修士操控,说假话?”

类似上次,以“逃狱”罪名恐吓的手段,也用不了。

后者镇定自若,并无惧怕。

齐平想说,那就请会的人来啊。

一行人迅速赶回衙门。

余庆心中叹息,拱手致歉。

余庆点头:“会。所以,创造此符之人,一生未说谎话,后来被所有人厌弃,人嫌鬼憎,郁郁而终……”

忽然,又有仆人奔来:

“老爷,大少爷,门外神机营,郑都司前来拜访。”

齐平愕然。

说谎不全是“坏”,成人社会里,需要谎话来维系关系,若一片坦诚,反而伤人伤己。

领着众锦衣校尉出了伯爵府。

余庆似知他所想,说道:

余庆拱手:“人之常情。第二个问题,我听闻,令公子与金风楼陈妙妙关系甚密……”

“是。”

不知不觉间,这些人已习惯听从齐平的意见,隐隐的,以他为核心。

众人点头,大家虽不擅推理,但察言观色,还是会的。

……

青年神情冷淡,却也未说什么。

……

“武功伯说笑了,那王显已死,怎能开口,我等此来,只因接了两起仇杀案,故而,来找令公子,问询几个问题。”

众人看他,眼神古怪。

等人走了,两父子方返回堂屋。

“只是例行询问而已,到底是伯爵之子,无事实证据下,若是强行拘拿,会很麻烦,重点在察言观色。”

内城,街道上。

齐平迟疑道:“不过……虽无依据,但我总感觉,他们可能隐瞒,或者,知道些什么。”

余庆清咳一声:“此外,据说,禅宗里也有类似的法门,即‘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来源,但我也未曾见过。”

众人:……

“我也有这种感觉。”余庆表示同意:

“武功伯府,即便未参与杀人,也不完全干净。”

说着,他看向那名华服青年。

余庆忽然说:

“类似的法门,道门是否有,我不清楚,但书院有一枚神符,有此效用,只是除了开创者,再无后人能学会。”

众人点头。

镇抚司一行人骑马返回,情绪不高。

……

镇抚司衙门。

各自拿了几分文书查阅,又哪里能有什么发现。

沉闷的气氛中,时间流逝。

一些校尉开始走神,想着中午吃点啥。

突然,齐平轻咦一声,敲了敲桌案:

“这个,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