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四句,描绘了两个场景,彼此映照,却生出无限的怅惘来。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船不规范,堵得直遭罪。”齐平捏着一袋小鱼干,吃着,笑呵呵吐槽。
老鸨茫然地走着,惊骇发现,站在船上的,竟几乎没有无名之辈。
长公主扬眉,莲步轻移,朝前方走,纤手下意识拉向他:
齐平携着两位皇女,一路吃喝玩乐,将道旁的小吃尝了个遍,时而驻足,与两女混在百姓中,玩摆摊的小游戏。
“莫不是那死丫头想不开……”
报错了?
袁梅挥手道:“我等已看过了。勿要重复呈送。”
“莫非是出了什么事。”有大儒好奇。
六艘船舶,所有人蜂拥一处是什么景象?
两个字:拥堵。
……
岸上。
……
歌舞阵阵,极为热闹。
然而就在这时候,不远处,金风楼船上,忽而有些骚乱。
还有一首?
席帘再无淡定,手一招,捞入纸张,吟诵道:
“这首嘛……竟也是占了桃花诗题的。”
“呵呵,此桃花诗一出,诗魁之位,却是不好说了。”景王笑道。
这一幕,自然吸引了岸上的人。
说着,一把扯开袖子,急匆匆钻入人群。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霎时间,主船评委席上,空无一人,那高平策张了张嘴,却是忽地跺脚:
“等等我呀。”
更只觉如坠梦中。
老鸨也是大惊失色,第一个想到的,是发生了什么坏事,故而,引发围观:
身后,一名掌柜笑道:“还是东家有本事,说动了那些个文人捧场。”
众人一怔,一人笑道:
“的确。老夫记得,去岁诗会,金风楼出了几首好的,今年嘛……大抵是因那花魁的缘故,少了些助力。”
……
林妙妙笑道:“这都是齐公子的功劳,对了,我给你引荐下,这位是六角书屋掌柜……”
两艘船,本身相距也不远,加上灯火璀璨,隐约可见,船上侍女张贴什么。
柳春娘眼见宾客离去,试图拦下,却收效甚微,只有少数舔狗驻足。
长公主瞥了他一眼,秋水般的明眸,闪动了下:“不会与你有关吧。”
“你今日没有去衙门,是为了休息?还是,你早打算过来?恩,你那妹子与好友,都不在,去了何处?不会就在那船上吧。”
怡情院画舫船上。
徐名远如遭雷击,大脑空白,竟一时,未能反应过来,齐平?那个校尉?作出上百诗词?大儒都去了……
她急了,忙寻了自家小舟,赶去船上,却险些没挤上去,好在,上头有人看见她,想法子帮她上了甲板。
依然热闹。
按理说,桃川诗会这等大事,她该在船上。
水准一如既往的高超,高平策噎住,有这两首,诗魁之位,怕是……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
那士子瞥了他一眼,烦躁道:
“金风楼出了上百首诗词,据说,乃齐公子一人所作,引发轰动,诸位大儒都过去了,你谁啊,莫要拦着我,等下没位子了。”
“您不是说,不过去吗。”丫鬟问。
“老夫也去瞅瞅。”一名大儒回神,忙道。
……
齐平很无辜:“殿下莫要凭空污人清白。”
“去看看。”
“唔,看来是出了好诗。”国子监老祭酒袁梅笑道。
她高度怀疑。
“妙啊,此诗自然浑成,清澈醇美,回味无穷。倒是比那楮知行的,要高出一大截来。”又一名文人赞叹,问道:
转眼功夫,甲板上,便空了一片。
六大青楼缘何参加盛会?
后者精神烨烨,毫无倦色,却是有些心不在焉,事实上,不少人都注意到了这点。
既要比诗词,我便将有才学的,都买来,再有高山长帮忙,‘诗魁’如探囊取物。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怎会如此……”柳春娘脸色发白,气抖冷:“陈妙妙!”
座中,羽扇纶巾的高平策隐隐有些不安,催促道:
“诸位快些评选吧。”
齐平一脸不愿,忽地,只觉右手被一双嫩滑的柔荑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