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皇帝人间过,今天到我家(求订阅月

第157章皇帝人间过,今天到我家(求订阅月票)

急报,往往意味着大事发生。

当齐平回到六角巷时,都还在好奇。

但宛州距离京都可不近,在这个通讯手段落后的年代,驿站急报大概是除了大修行者出手外,最快的通讯方法。

“算了,反正与我无关,若真是大事,等明天去衙门,就知道了。”

齐平将此事抛在脑后,跨步进小院,就看到齐姝在收拾东西。

少女看到大哥归来,一点不客气:

“搭把手,准备搬家了。”

……

与此同时,手捧急报的驿站官差一路入外城,内城,又到皇城。

由专人通传,一路呈送到皇宫里,御书房的案头。

这种情况下,两位朝堂政党执牛耳者,倒是有了共同话题。

你身份再高,能比长公主高吗?

你背景再强,能比书院几位先生强吗?

四四方方,整个空间非旧宅可比,唯一可惜的,是院子中央没了老桃树,取而代之的,是个大花坛。

唔,永宁还说,此人虽年少,但视野格局颇大,在河宴时,纵谈天下事,竟也多有独到之处,见识广博,令她都惊叹……

不多时,一道道穿绯红官袍,跺一跺脚便是京都震动的重臣们纷至沓来,聚集在弘德殿。

皇帝仍旧闭着双眼,坐在椅子上,叹息道:

跨步进门,先是一个前院,穿过垂花门,才算进了内院,是个宽敞素雅的院子。

但目光扫来瞬间,却令齐平本能身体紧绷,生出警惕来。

总共没几个人,很快传阅完毕,都是神情凝重。

两兄妹各自提了大包小裹,范贰也抽身出来,笑呵呵帮忙,手里提着鞭炮,三人出旧门,穿过一条巷子,就抵达了新宅。

皇帝很惊讶,毕竟,这个名字近来他听过许多次,无论是皇妹永宁的称赞,还是督办皇陵案的首功,再或者是文坛的诗名。

齐平听得尴尬脸红,忙摆手:

皇帝道:“去南城,找太傅说说话。”

他好像记得白糖制法,恩,上辈子在某穿越小说里看过。

奏折乃宛州知府呈上,阅毕,皇帝当即下令,召集紧急小朝会,传内阁及六部尚书进宫。

“过来看看老爷子。”齐平笑,往院子里看:

“京都人好甜食,铺子里也卖红糖、黑糖……但好像没有白糖?

“是。”冯公公轻叹,出门去吩咐了。

几套衣服,一些零碎的私人物件,就没了,锅碗瓢盆啥的,购置了新的,家具也买好了。

等过了垂花门,齐平惊讶看到,院中老者坐在藤椅中,对面,还坐着个中年人。

看上去不像仇家,可以啊,这老头路子挺野,还认识这种贵人……齐平啧啧称奇。

“出来放炮啦!”

齐平挺乐呵,觉得上辈子不敢想的事,就这么实现了。

等人走了,他坐在空荡的殿内,一言不发,闭上双眼,捏着眉心,很疲惫的样子。

“呲”的一声,青烟升起。

怼一下。

当然,具体方案也会有争吵。

“这位先生也听过我啊,倒是荣幸了,怎么称呼?”齐平笑呵呵走过去。

后者烦躁地摆手,私下里的会议没金銮殿上那般正式,很多流程都会省略。

但该有的仪式感要有。

想到这一茬,皇帝心中一动,心血来潮,笑道:

“云老以前,曾教过我读书,此番路过这边,便来看看。方才正说起宛州洪涝,齐公子如何看?”

齐平也很懵:

“宛州洪涝?唔,上午那份急报,是这个?”

“今朝雨水来的早,前些日,京都大雨便令桃川河水涨,好在有运河疏通,未成灾害。

而听到是镇抚司校尉,不远处的内廷侍卫长也放松了许多。

登基后,倒是慢慢少了,皇帝发愁的事,太傅也拿不出好主意,但说说话,诉诉苦,这个习惯倒是还保留了下来。

倒不是贪图啥,毕竟就一退休老干部……他主要考虑到,那个云青儿和妹子关系不错,两家多走动下,有好处。

因而,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展开阅读。

太傅笑道:

殿内,吏部尚书张谏之与老首辅几乎同时抵达,前者主动开口。

虽然掩饰的很好,但隐隐的,那一丝富贵威严,却是压不住的。

呵呵,我都跟他们谈笑风生……三品镇抚使跟我称兄道弟,公主郡主与我相敬如宾……

皇帝还没到,几位大臣聚在殿中,交头接耳,旁边,太监眼观鼻鼻观心,权当隐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