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当世算学第一人(求订阅)
“竖子敢尔!”
秋风自敞开的门扇吹入,惊醒了五名老讲读,终于意识到,这武夫说了什么。
一名腐儒大怒,须发皆张,起身指着齐平:
“黄口小儿,安敢放肆!”
其余几人,也是气到不行,他们何等身份?
竟被孙子一辈的齐平如此羞辱,登时坐不住了。
但好在理智仍占据上风,没有试图动手。
主要是打不过。
齐平老神在在靠在竹椅中,膝盖上放着书,神态平静道:
“只是说些实话罢了,我这人敬老,本来并不曾想说得这般直接,但既然你们得寸进尺,我身为东宫讲读,也没必要卑躬屈膝。
齐平颔首,抬手从笔架上抽出一杆笔,铺纸蘸墨,一边写一边念道:
“也免能不所之情人……”
宋九龄吹胡子瞪眼:“老夫乃是太师,为何不能来?”
房间内,当齐平似笑非笑,问出那句话来,原本气势汹汹的大儒们同时哑火。
“不可能!已知证法不过数种,哪里有五百之巨?”
“这位齐讲读,先前几日,曾于道院授课,乃涂长老之师。”
感觉被打断了节奏……
齐平怜悯地看了他一眼,说道:
车内,年近古稀,须发皆白的宋九龄面无表情,靠着柔软的车厢。
那人蹙眉,傲然道:“礼记。”
也许,提早便想过,用这一招堵住他们的口,可是,牛嚼牡丹,还是牛,不是人。
就在齐平与大儒们发生冲突的同时。
其余经典,大概也差不多。
……
他正想着如何解释,门外忽而走进来一名讲读,胳膊还夹着书,似是刚授课回来,只是不知在外头看了多久。
车轮滚滚,又离开了。
更稀奇的都有,本也不在意。
“好。”齐平也笑了,盯着这人:“你教授太子哪方面?”
可……怎么可能?
故而,没人想到他竟能做到这一步。
“算学浩瀚精深,老夫苦学一生,也才不过粗通门径,不敢妄称精通,你也敢班门弄斧,九宫格可解?绳测井可知?勾股积矩,证法几种?”
此事虽匪夷所思,但金銮殿上发生过的乱七八糟事着实不少。
涂长老……之师?
屋内,五人同时露出震惊的神情,这件事,他们的确不知。
齐平身上,也的确没有读书人该有的气质。
见气氛紧张,叹息一声,出场解围,解释道:
不多时,抵达詹事府,守卫见是太师车驾,赶忙通报,一名官员小跑着迎接出来:
……
这一刻,几名老讲读出离愤怒。
而涂长老,更是明面上的帝国算学第一人。
齐平眼神古怪地看了他一眼,心说你们的消息也未免太过闭塞。
齐平写完一页,又倒着写下一页,文字洋洋洒洒,竟是无一错漏。
宋九龄是个严谨之人,决定先去核实情况,了解下那百户的深浅。
宋九龄摇头:“不见太子。老夫听闻,陛下新委派了一名文学讲读,是个镇抚司的百户?可有此事?”
“太子授课何其重大,岂能由一武夫指点?”
齐平写完最后一个字,随手丢掉毛笔,反问道:
“倒背如流便是学问?那我这般,便是有学问了?”
瞧你吓得那样,齐平懒得解释,随手从桌上抽出一本书,丢过去,正是《礼记》:
“随便挑一页。”
“你不知,不代表没有。连道院经历部涂长老都知晓数十种证法,如此看来,你于算学一道,的确只是粗通,这般学问,不是‘不学无术,欺世盗名’是什么?”
而如果这一切是真的,那这少年如此年纪,便在一学问领域走到这等地步……
齐平豁然起身,朝他走去,惊的老儒踉跄后退:
秋风打叶。
见他仍是这副态度,讲读们也不遮掩了,一人被气笑了:
“荒唐!何其荒唐!我等做了一辈子学问,不想今日竟被一区区武夫质疑。”
甚至想着,即便要面临皇帝责罚,也要去联名上奏,将此人驱逐出去。
或者你们以为,我在出言辱骂讥讽?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这人素来不喜欢做这种无聊的事,还是那句,实话罢了。”
这时候,齐平还在笔走龙蛇,一边倒背,一边默写。
另外一人也冷着脸:
“好一个京都诗魁,老夫此前虽不满你教导太子,但原本想着,能做出那些诗篇的,好歹能有些鬼才,如今看来,不过一乡野狂生。
官员苦笑,解释说并非此意,说道:“太子眼下正在读书……”
“宋太师,您怎么想着来了?”
不过,在最初的惊诧后,几人很快回过神来,意识到此人大概也知道以武人的身份进东宫会遭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