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齐平一人可抵黄金万两(求订阅)
还有……广场上,寒风卷过人群,满朝文武却已不顾冷意,惊疑不定地望过来。
在他们想来,这件器械已足够惊人,哪里想到,还不是全部。
有敏锐的官员,则注意到,那辆板车上还放着个木箱,只是因为体积不大,故而并不起眼。
“还有一物?”皇帝惊讶反问。
齐平颔首,朝两个青壮递了个眼神,二人心领神会,合力将木箱搬了下来“嘭”的一声,放在地上,掀开箱盖。
只见其中左右各一格,其中一个盛放着打碎的石炭,另外一个里头,却是几个圆饼状,满是窟窿的东西。
“这是……”群臣不解,突然有点难受,想他们自喻学富五车,见多识广,结果今日却好似无知老农般。
只有旁观的份儿。
呵,没见过蜂窝煤吧……齐平也不解释,说道:“点燃。”
继而,两名青壮各自将石炭与圆饼状物件放在地上,先点燃木炭,然后那石炭才有燃烧迹象。
我计算过,一个炭饼算上人工、运输,五文钱都有不少赚头,若量够大,还能再低,若不去赚钱,只走成本,二三文钱一个也非不可……”
“恐也不多了。”长公主轻轻叹了口气,娥眉结着愁绪,心中升起烦躁,说道:
太傅还不知道早朝的事,齐平也没急着宣扬,无论是抽水的机器,还是炭饼,最少也要几天才能组织人手运转起来。
以她对女官的了解,如此这般,定是有事耽搁了。
齐平点头,说道:“我的想法是,咱们可以雇佣一些贫民,让他们走街串巷售卖。”
“呀,这东西竟不呛人。”
长公主瞥了一眼,叹息一声,踩着柔软的地毯,屁股在同样垫着坐垫的金丝楠木大椅中坐了。
待听到首辅提议“捐款”,满朝文武抗拒后,她嗤笑一声,满是书卷气的脸庞上,带着些气愤:
“这群人,平日里口口声声,为江山社稷,但当轮到他们自己出钱,便闭嘴了,堂堂朝中重臣,竟都不如齐平一个百户官!”
安平郡主愣了下,不大灵光的脑瓜延迟了两秒,惊喜道:
金口玉言,一时间,连日郁郁的诸公也是大为畅快,工部尚书叹道:
“老臣万万未曾想到,齐讲读非但诗词、棋道一绝,竟于治国也有良方。只此一法,比之夏日‘以工代赈’之策,也不遑多让。”
女官神情古怪了下,说:
“陛下起初的确是烦恼的,早朝上诸公上奏各部能挤出的钱粮物资,但若要补上赈灾的缺口,却还是不够……”
“尚书有所不知,那以工代赈,亦是齐爱卿的主意。”
齐平笑道:
以器械变废为宝,以炭饼取富于民……皇帝神情复杂地望着眼前的一大一小,两个物件,深深吐了口气,只觉胸中郁气尽去。
女官当即一五一十,将之后的事情说了一遍。
蒸汽抽水的器械……价廉且好烧的炭饼……长公主表情全程都是懵的,听着女官叙述,脑海中自动描绘出一副景象来。
说完,户部尚书激动地望向皇帝:“陛下!齐大人此法甚妙!臣力主推行!”
这样啊……长公主有些失望,只是心情却突然愉悦起来,沉甸甸的心情蓦然好了许多,突然按住小腹,听到咕咕的声响,脸一红,起身道:
“本宫饿了,去饭堂说。”
前两日,安平郡主得知永宁要发起捐款,觉得自己也该出一份力,但她没有钱,只好去磨景王。
“与他何干?”长公主愣了下。
顿了下,他又指向右侧:
众人点头,大臣们家里用的虽是木炭,但这点基本常识还是知道的。
齐平继续说道:
“跑哪去了,来人……”她疑惑地唤人,却听到外头急促脚步声传来,女官气喘吁吁走回来,垂首恭敬道:“殿下,您找我。”
书房内早已点了火盆,皇室专供的红罗炭静静燃烧,旁边有圆荆筐盛放着,木炭下还垫着红土。
“一个炭饼,所消耗的原料,无外乎些许散煤,黄泥,少许石灰,外加一个木头模具,成本极为低廉,却可以取代大量木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