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齐平出关(五千字大章求订阅)
阿大领命而去,宫女服侍景帝更换了衣袍后,乘坐车辇,出了皇宫,朝净觉寺去。
净觉寺。
两个多月过去,这座寺庙的扩建仍在继续,大兴土木是以年计的,不过,寺庙主体,已修葺完毕。
主殿内,象征“佛”的佛像重镀金身,净觉寺外,车马不绝,与主清静的道院不同,京都达官显贵,近日频往来礼佛上香。
人来人往,颇为热闹,至于后院,香客无法踏足,是禅宗修士居住所在。
“住持。”当空寂迈步行走于寺中,迎面僧人皆驻足行礼。
“恩。”空寂颔首,步子不停。
这位南国金光寺住持,现已接任净觉寺住持,类似典藏长老的角色。
僧衣飘动,他踩着洁净无尘的石板路,穿过青砖黑瓦的佛寺,来到主殿中。
便见,那巨大的佛像下,披着红色袈裟,青色头皮,少年模样的六祖盘膝打坐,一动不动。
止戈和尚摸了下光头,嘀咕说:
男孩慌了,垂头不语,旁边一名亲随忙道:
“陛下息怒,殿下年幼,那老儒又太苛责,故而……”
景帝瞥了他一眼,说:“带出去,砍了。”
“那陈景不会算计好了吧。”
只是将其丢给“王妃”,安排其住进了东宫。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一夜过去,翌日天明,当晨光照进洞穴,修士们陆续惊醒,然后感觉哪里不对劲。
景帝沉默,他知道,之所以没人禀告,很大程度是因为,朝堂上官员都知道,永生教的背后是他……
对于这个不老林更名的教派,陈景起初有在关注,但近来太忙,加上姜槐自夜宴那一晚后,受伤闭关,格外低调,便也很久没有在意了。
角落里,坐着一名清瘦老道,长发用木簪扎成太极道髻,腰间悬着一柄桃木剑,以及一个鼓鼓的,四四方方,绣着八卦图的袋子。
“你有所不知,那山洞里可不得了,有一位蛮族神隐战巫,在此已等了两月余,不曾离去,你敢触霉头?”
“遵禅祖法旨。”
“哦?”
哀嚎戛然而止,一蓬滚烫的鲜血喷出,溅在屋舍旁,那一丛翠竹上,青碧色的竹叶被染红,成了黑色。
什么事要做绝,什么事不要,他很清楚。
他没时间教,只有宋九龄有威望,敢打“太子”,可是……宋九龄被他亲手贬入诏狱。
临近九月,气候转冷,地处北境的大城里,草木已显出萧条迹象。
景帝气得浑身发抖,先是看了眼那名失血大儒,命人带去太医院医治,旋即走到陈允身前,冷冷道:
“谁教你如此……跋扈?!”
等人走了,憋了半天的空寂皱眉:
陈允面无血色,眼底只有惊恐。
这让商队大喜过望,要知道,这些怪物的皮毛,骨血,都有价值,与其冒着生命危险卖货,不如捡尸回去。
他们也的确这样干的,可等将人送回幽州城外,雷老却未入城,而是与包括根娃在内的镖师告别。
至于水月菩萨,道门尝试来接触过,但水月避而不见,双方默契地只当改换门庭不存在。
他并未死去,反而神魂与肉体不断融合,愈发有圆融统一的势头。
……
那人一脸神秘,说:
“这就不知道了,这也是很多人留下的原因,若非雪神庙真出了大事,那神隐强者,岂会枯等这般久?”
故而,禅宗转换策略,暂时放弃京都,转而在凉国各大州府着力,以修行法门,以及武力,恩威并施,收拢了一批江湖门派。
他指的是,传教速度缓慢。
“太子”侍卫忙拉着陈允离开,景帝则迈步走出院子,坐在车厢内等待,不多时,阿大返回。
“接下来去道院?”
“我只说一句,唯有直面恐惧,舍弃生死,方有晋级之机,好自为之。”
因忙于政事,他这段日子极少与家人见面,尤其是那个唤作“陈允”的“私生子”,更是见的极少。
景帝靠着车厢,闭着双眼假寐:“如何?”
好在,朝廷宣战后,齐平驾鹤北上,离开了京都,大家也眼不见心为静了。
空寂花白的眉毛抖动了下,甩锅道:
“若非那齐平捣乱,本不止于此。”
就很有趣。
按理说,应该立为新太子,只是因为女太子的存在,朝中一些勋贵宿老,始终不同意立储。
“妖国那两名使者如何了?”太子想了想,问道。
景帝皱眉:“怎么没人与朕说。”
走出道院大门后,阿大问道:“陛下,要回宫吗?”
旁边,一名老修士哂笑:
“伱若想去,自去试试呗,只怕你白白送命。”
普通人,一朝成名尚且得意忘形,目中无人,何况从民间孩童,一跃成为帝国储君。
景帝缓缓走出,阿大疑惑道:“陛下,那帮和尚这就答应了?”
但并没有,妖国好似当真忌惮着什么。
水月菩萨冷笑:“他当然清楚,哪一个更要倚重。”
“是。”几人颔首,开始汇报禅宗各部事务,大体,无非是传教的事。
这时候,正是上课的时辰,景帝抵达詹事府后,挥手命人莫要声张,他悄悄带着几个人,走去了学堂。
他至今都有些好奇,齐平当日究竟如何逼退了知姬静,本来他还想着,妖国可能会来试探。
二人随有亲缘,但为树威严,以及避险,大多时候,皆守君臣之礼。
景帝乘坐车辇,在大群护卫簇拥下,返回了皇城,只是过了城门后,景帝心血来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