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齐平出关(五千字大章求订阅)

“去东宫。”

果然,景帝入了道院后,没能见到首座,只与典藏长老谈了谈,后者答应派出一些弟子,但显然是应付了事。

门踹开时,那男孩还要行凶,只是下意识朝门口看了眼,等看清来人,大惊失色,眼中闪过慌乱,佩刀“当啷”丢在地上:

“父……父皇……”

“传朕旨意,传唤姜槐入宫。”景帝板着脸道。

“难了,虽说修士身上都会带些吃食,修为精深后,也可忍耐饥渴,可这么久过去,恐也到了极限,若再持续一月,只怕里头的修士都饿死了。”

阿大闻言犹豫了下,还是说道:

“这帮人,风评不是很好。”

少年僧人微笑颔首:“陛下所言极是。”

若是没有政变,永和帝想要立女太子,阻力可想而知,可眼下的情况,大臣们没有选择,反而坦然接受了。

“朕执掌凉国不过半年,立足未稳,蛮族虎伺,唯有当机立断,主动出击,方为正道。”景帝慷慨陈词,

“禅宗救苦救难,深入人心,想来禅祖亦不忍见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

阿大说:

“永生教一直在收编京都底层的各大帮派,起初也还好,收的人不多,且帮派这东西,听话一些,也会少些乱子……

闻言,周围人目露同情:

阿大说:

“殿下自入东宫后,性子便愈发……骄狂,在皇后跟前还好,但私下里……无人敢管,蓉妃也不行,许是以往在民间惯了,入皇宫后,难以适应,又被奸仆鼓动……”

“这陈景未免太过得寸进尺,索求无度,禅祖您何必应他。”

他突然,生出一丝丝后悔来。

景帝平静道:“带他回去,禁足十日。”

“参见陛下。”其余人行礼。

故而,人群越聚越多,竟意外的热闹。

起码,在京都范围内,传教受到了极大阻力。

……

“我等与凉国休戚与共是其一,佛普度众生是其二,至于其三么……悬壶,此番,便由你带一支僧兵,前往西北。”

景帝倒也没在这件事上坚持己见,反正也不急,总得给皇室宗亲些面子。

老国公说道:“两位使者安稳的很……”

或者说,有这个胆气的御史,也早被丢进诏狱了……

没有五境坐镇,加之书院学子奉行“修行安天下”,反而是对参战最积极的。

……

六祖微笑颔首,身影消失不见,等人走了,止戈僧人挠头:

“到底什么意思?”

六祖点头:“我禅宗自会派弟子前往应援,陛下放心就是。”

这群道士没有传播教义的需求,若家国岌岌可危,如昔年一般,倒也会出手。

众人大惊,纷纷问起情况:

“神隐修士?那没道理也被挡在外头吧,难道四境修士也不敢入风暴?”

景帝面色漆黑,目蕴怒色,指了一人:

“说,发生何事?!如实道来!”

齐平临别时的这句话,久久回荡,令这名本已放弃了修行路的道人重新找回了初心。

与此同时,雪原深处,天地昏暗,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远处黑色山峦是这纯白世界,近乎唯一的点缀。

整个幽州兵马愈发强壮,可那股悬在众人头顶的危机,始终没有散去。

“是。”登时,有侍卫离开,去传口谕。

不老林作为政变的功臣,自带光环,陈景杀人又多,只是些泼皮作乱,这等“小事”,当然没人愿触皇帝眉头。

阿大听不大懂,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说:

对于这帮江湖势力,他从未打算真的留下,只是此前不好正大光明处理,怕寒了那些支持他登基的人的心。

“啊!”

说来,如今北凉朝廷,一众大臣里,其实不少都知道太子是女儿身,可大家却都默契地装不知道。

选择了踏入雪原苦修。

自知姬静离开后,妖国果然未曾进犯,景帝又无暇他顾,北境获得了一段难得的发育期。

讲经大会被齐平破坏,禅宗寄托希望的盛世弄巧成拙,着实令扩张脚步停滞了好一阵。

寺外。

恩,其实也不完全如此,主要是风雪退散后,他们发现山洞外堆积了好多雪鬼尸体。

“愈是战争,愈是民众流离失所,伤病遍地,悬壶僧人前往救治,才最易收获信仰,这场战争,既是国战,又何尝不是禅宗传播信仰的良机?只要救下足够多的人,何愁禅宗信徒不多?”

悬壶僧人愣了下,略一思忖,明白过来,双手合十:

好像,一直响彻天地的呼啸声,消失了。

“哦?前辈何解?”

止戈和尚摸了摸大光头,小小的眼睛里,是大大的困惑:“禅祖直说便是。”

走地方包围京都路线……

但近两月,永生教信徒多了许多,且跋扈嚣张,欺男霸女,不加掩饰,底下衙门想要处置,却绕不开永生教……所以……”

“发生何事?!”

不大安心。

景帝没了笑容,疲倦的目光中,带着精明:

太子点了点头,只是仍旧忧虑。

“若要取之,必先予之,齐平坏了讲经大会,如今看来,也未必是坏事,禅祖要传教,不会放过战争这个良机,不过……也不会出全力就是,也好,若是派的僧兵多了,朕还但心,他们放任生灵涂炭。”

交谈着。

又一日朝会结束,群臣散去,女太子叫住威武大公爵:

“国公请留步。”

“风雪……停了!”

雷老疑惑起身,走到洞穴口,朝远处望去,继而浑身一震,失声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