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大朝会:愚蠢的宗室(求订阅)

第474章大朝会:愚蠢的宗室(求订阅)

在报纸发明之初,永和帝便敏锐评判,其为“国之重器”,所指的,便是其强大的舆论能力。

陈景政变后,更摘了桃子,将这件舆论武器发挥到了极致。

在他坚持不懈的“洗脑”下,大多数京都民众心里,陈景都是个临危受命,于大厦将倾时,撑起帝国形象。

然而,昨日齐平搞出的大阵仗,却狠狠冲击了民众心灵。

一时间,流言四起,争吵不休,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等待新一期的报纸上市。

在殷切期盼中,政变后的第一个清晨,天蒙蒙亮时,京都印书馆大开。

一份份热腾腾的报纸,被马车运送往城中,遍布各处的书铺。

等候在外的报童们,也在拿到报纸后,风一般散去,确保将其送至大街小巷。

……

菜市口。

这次,何家人明显认同,何尚书心中叹息。

“可人家是宗室啊,陈景弑兄夺权,都对这帮人礼遇有加,他们自然不怕。”

然而今日清晨,却有锦衣纵马奔来,贴了一张大大的报纸上去。

但有一波人却迥异。

礼部侍郎苦笑,不敢接茬,说道:

“什么意思?”

陈氏皇族血脉单薄,故而,虽然传承三百年,但被封王的寥寥可数,但好就好在,这封号是可以传下去的。

先帝是被景王杀的……齐公子被追杀离京……威武大公并非逆党,而是勤王之军。

众学子蜂拥,很快有人念诵了文章,登时,学堂骤静。

接管朝廷,听起来简单,可实际上矛盾众多。

当即散开,将这个消息朝熟识的人散播开去。

也极少出现在朝堂上,上一次露面,还是陈景登基,祭祀太庙的时候。

只知道,齐平走出来时,如释重负。

齐平笑着回头,说道:

“我只是相信胜利属于正义。”

“若无齐爵爷,不知泱泱帝国,会被那昏君拖去何方!”

“若非齐爵爷匡扶太子,我等不知要被欺瞒多久。”

心中做好了剑拔弩张的准备,可当他抵达时,却只见空寂早在等候,眼神复杂地说:

“陛下莫非真的驾崩了?那个骑鹤的,到底是不是齐公子?”

不为别的,今日整张报纸前两个版面,竟都只刊登一篇大字文章。

这时候,广场上三三两两聚集,百官们各扫门前雪,乖顺胆怯如鹌鹑,生怕今天被太子……或者齐平拉出去立威。

何尚书摇摇头,微笑摆手:“回去吧,不会有事的。”

广场上,已经聚集许多大臣,“北凉”官员尚未抵达,据说其入驻乾清宫办公,晚上都睡在宫里。

“就是,快些念出来。”

内城,某座宅邸门口,何世安站在朱红大门顶的两只灯笼下,忍不住看向迈步上车,两鬓斑白的礼部何尚书。

礼部侍郎道:

“谁知道,也许……在这帮宗室看来,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皇位啊,谁不贪心?”

“这么些字,哪个简单说下,发生了啥。”

这晋王便是类似,年代久远的王爷的嫡子血脉,传了几代,早已远离权力中心。

诸多势力,难免爆发冲突,都要我来居中斡旋……等明天解决完朝会,再看看吧。”

“爵爷,眼下整个京都都在议论这件事,百姓痛骂陈景,拥戴新朝廷。”一名北境披甲将官激动道。

只听得百姓脊背发寒,震惊不已。

……

“竟是这般,景贼欺世盗名,诓骗世人,该死,实在该死。”

如今,景王得天诛,死皇宫,齐公子拥太子已重掌京都……

二人说了几句,永宁先回宫补觉,齐平则直奔净觉寺。

因“诗仙”名号,齐平自动被京都学子引为读书人。

永宁缓缓走来,纤手拢在广袖中,秋水般的眸子略带惊讶:

“你早就想到了这一天?”

“齐爵爷不愧我辈表率,千百年难出的读书人,王师归来,今日当贺,浮一大白。”

菜市口附近,更有张贴官府布告的墙壁。

位子能不能坐稳,还是个问号。

“什么?”

围观百姓群情激愤,破口大骂,既有被欺骗的愤怒,又有“正义归来”的庆幸。

“安平那边……你抽空还是去看看她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