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不好,是吹齐平,还是吹他自己眼光独到……
接着,她将早千锤百炼过的稿子,念了出来,大体叙述经过,点名“刺杀景隆”,“奇袭临城”乃是一串连招。
“我也去。”鱼璇机说。
一片混乱,更有人神色恐惧。
当张谏之念出前半段的时候,整个金銮殿,便已鸦雀无声。
群臣交口赞叹,若非不大合适,恐要高呼“贺喜陛下”了。
登时,原本恐慌弥漫的朝堂气氛稍定。
他们能做的,只能是想尽方法,维持稳定,龙椅上,小皇帝元熙同样明白这点,脸色黯然。
齐平摇头,说道:“你不要去,去找东方流云。”
不多时,仙鹤降落道院,齐平借助符典内残存的力量,驱动神符,使了个御风术法,飘飘然,独自一人,朝镜湖飘去。
而这时,其余尚书们,也都神态各异,有人震惊失语,有人仰天长笑,有人手舞足蹈……令百官只觉百爪挠心。
“首辅大人是质疑齐兄的实力?”
元熙女帝也是脸色一白,颤声道:
“呈上!”
“你那天到底和我师父说了什么?”
私底下都在猜测,有关于西北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看着下方那一张纸争吵的面红耳赤,或低头沉思,不知在转着什么念头的臣子,小萝莉只觉无比孤单。
为了支撑一代回溯,他借用了太多力量,与水月见面后,齐平不再犹豫,当即驾驭仙鹤返京。
而相比于等事情爆炸开,他们选择了更果断的法子,即,主动将此事挑明。
待听闻齐平战绩,不少人更是愕然,要知道,此等斩获,已堪比昔年西北战役决战了。
所以,大概率是坏事。
所谓天命之子,便是为常人所不能为,在他们身上,任何奇迹都会发生,不过是杀了几个蛮子,齐兄出征时,我便笃定,此战手到擒来……”
很多官员的神情变得有些凝重,并纷纷偷眼观瞧站在最前方的,以张谏之为首的内阁大臣们。
立即,有宦官将抄录的奏折呈送上来,交给元熙手中,萝莉皇帝双手微微颤抖,捧着那薄薄的册子,只觉重若万钧。
宛若被打了一剂强心针,朝臣振奋起来:
“不愧是齐监国,甫一赶赴前线,便夺得此番大胜,足以载入史书。”
齐平没有将推测告诉她。
……
终于确信了情报为真。
事实上,有关于这件事,朝廷高层此前已与女帝商讨过,消息只能封锁一时,但迟早有散开的一天。
鱼璇机撑开双眸,抱起大葫芦,喝了口,又抹了下带着透明细丝的嘴角,瞥了眼他的小腹,说道:
“陛下,金帐王庭已破,蛮族大军溃败,天佑凉国!”
但当看完开头,她眼睛猛地瞪大,好似看到了难以置信的事,身体竟无意识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小萝莉皇帝已提前开启肝帝模式,每天连轴转,除了理政,还要兼顾学习,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
轰!
虽心中早有揣测,但当女帝当众挑破,金銮殿上,仍旧轰地炸开,百官变色,有些后知后觉的,更是惊呼出声。
悄然避开了民众的目光。
“啊……”
“此事,与景隆之死有关……”
毕竟,这次的灾难太大了,蛮族劫掠杀人无数,数百万百姓失去家园,这等大灾,要怎样的大捷才能弥补?
除非,能将蛮子打退,可且不说难度,单是短时间内就不可能。
“陛下怎么了?”
这就回归正题了,也是本次朝会议论的主题。
她终究还是太小,这不是她这个年纪能承受的压力。
这时候,金銮殿上已经吵成了一锅粥,一名名大臣各抒己见,提出策略,却又被其余人否决。
良久,张谏之神情空洞地将奏折交给旁边的何尚书,自己则看向殿外。
“陛下,齐监国虽大捷,稳住了战事,豫州府城一役,金帐王庭必元气大损,但恐不足以退敌,西疆战事,恐仍于我们不利……此为其一。”
张谏之等人脸色骤然一沉,毕竟,通过天轨发急报,除非是极为重大的事,否则一般战事不会通报的。
元熙对这一幕早有预料,却仍难免紧张,紧紧握着龙椅扶手,说:
老太监冯安也疑惑不已,亲自将奏折递到首辅手中。
元熙女帝仿佛直到这时候,终于回神,她眉梢扬起喜悦,却又因此事太过震惊,而将信将疑,甚至怀疑自己眼花……看错了……
“陛……陛下?”终于,焦灼的气氛里,当朝首辅张谏之再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