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虚假的天命,真正的天命。

记得不错,孙权称帝前,吴地各种黄龙、赤乌、嘉禾祥瑞现世,然后孙权就说祥瑞现世,天命在吴,上天授任,不敢不受。

在刘禅点头之际,那杜机仍旧保持俯道之态:

“至于和盘托出,则是见陛下对此二宝不以为意,乃知陛下非微臣先前妄自揣度之明君,于是不敢对陛下有所欺瞒。”

刘禅忽而一凛:“也就是说,倘若朕视太阿剑、随侯珠有若至宝,你就会继续瞒着朕了?”

“是。”杜机并不犹豫。

刘禅没想到这杜机竟会答得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忽而一笑:

“你是真不怕朕治你欺君之罪。

“丞相既引你为相府幕僚,任你为京兆功曹,有没有问你所谓仙人引路,白鹿献宝之事?”

杜机:“丞相并未提及此事。”

刘禅看向杜机身上的粗布衣衫,问道:

“朕听费侍中说,你母早逝,父亲续弦,继母待你严苛刻薄,动辄打骂,你仍晨昏定省,侍奉如亲。

“又闻你父病逝后,你继母变本加厉,令你日食一餐、夜宿牛棚,你却始终未改孝志,乡里咸道你事母至孝。

“此次你继母病倒,你上山为母猎雉为引,亦可见一斑,故费侍中向朕举你为孝廉。”

杜机杜辅衡这时候已经直起了腰身,但见他眼神柔和了下来,道:

“臣不敢瞒陛下。

“臣家苦贫,先父为了替臣博取孝名,将来能够入仕,改变家境,便让微臣母亲背负恶母骂名,再命微臣事母以孝。

“臣父没后,臣家更贫。

“臣入仕之志遂堕,欲耕植治生以孝事母亲。

“母亲为坚臣读书入仕之心,遂仅供臣日食一餐、夜宿牛棚,在外人眼里,便是继母对继子变本加厉,诸般背负恶名之事,都是母亲为了给臣博一个孝名而已。

“臣所以事母至孝,大概也是为了闻名乡里,以全先父、母亲望臣入仕之志。

“费侍中欲以此察臣孝廉,臣实不敢当,受之有愧。”

刘禅望着如镜溪水里杜机一身粗布衣衫的倒影,没有再说什么。

不多时,带领诸将返回长安。

……

长安城东。

铜驼街,赤衣巷,一间大宅。

魏父、魏母仍然不相信,这么大这么好的宅子,竟然真的是自己老魏家的房子。

“老三,这屋子,真是陛下赐给我们的?”魏母抚摸着漆了桐油的梁柱惊喜问道。

饭桌前,魏起得意道:

“那当然,这长安城这么大呢,住几十万人都嫌少。

“陛下将这一块区域全部划分给了我们第一批鹰扬府兵。”

魏父问道:“你们第一批…鹰扬府兵,得有多少号人啊?”

“具体俺也不清楚,俺大兄说,估计有一千四五百号人吧。

“俺们这批退役的本就是中坚,大概有五千来号人。

“斩一枚首级以上的,大概也有个一千七八百人。

“听到陛下要招募俺们为府兵,还给这么好的待遇,哪个还想回汉中蜀中啊?

“要俺说,那几百个不乐意当府兵的,根本就是脑子不好使!”

魏母一下又一下踩着脚下的青石板砖,连连点头:

“就是就是,艾,天都黑了,你大兄咋还没回来啊?”

“还得过一会呢,大兄现在是领兵的人了,哪能那么自由啊。”

突然,街巷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又一阵高声的欢呼。

“外面什么动静?”魏父、魏母两人听了一会后皆是一怔。

魏起也竖起耳朵听,有些不明所以。

就在此时,院墙外突然跑进来一个婀娜白净的女子:“快…阿起,陛下回来了!”

“陛下回来了?!”魏起腾地一下站起身来。

紧接着整个人赶忙往外面跑。

魏父魏母互相看了一眼,也赶忙激动地跟了上去。

刚出一屋,街巷里已经满是嘴里高呼“陛下万胜”,数量不知成百上千的府兵了。

“那…那不是阿兴嘛!”魏父手一遥指。

魏母顺着魏父的手望去。

只见长子魏兴正咧着个大嘴,乐呵乐呵地给一个穿着黑色衣服的年轻人牵马。

“陛下万胜!”

“陛下万胜!”

四周围,所有与魏起差不多打扮的府兵,似乎都在对着那黑色衣服的年轻人高呼万胜。

“那…那就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