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工作交集

她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只剩下中央空调系统极其微弱的送风声。

霍尘渊的目光从屏幕移开,落在南乔脸上。那目光带上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如同评估精密仪器应力极限般的审视。他的手指在桌面上极其轻微地敲击了一下,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嗒”声。

“推演依据?”

南乔迅速切换屏幕,展示出复杂的数据对比图表和数学推演模型。“依据一:Q-PAC公布的量子门操作延迟参数,低于现有GPU通用计算单元三个数量级;依据二……”

霍尘渊安静地听着。身体微微前倾了极其微小的幅度。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穿透屏幕,直接审视那些公式和数据的底层逻辑。

南乔汇报完毕。后背的衬衫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几秒钟的沉默。

霍尘渊开口:“算法优化方案,逻辑闭环,数据支撑不足。极限延迟降低15.7%的结论,基于理想化负载模型,未考虑实际环境噪声干扰及传感器信号漂移。结论可信度存疑。”

南乔的心猛地一沉。

“Q-PAC接口提案,”他继续道,语气依旧平稳,“技术推演具备前瞻性,关联性论证充分。”他抬起眼,目光再次落在南乔脸上,“但,可行性评估缺失关键环节。”

他身体微微后靠:“Q-PAC驱动层接口属于霍氏量子前沿实验室A级核心机密。调用权限需经过三级安全审查及董事会专项决议。流程周期不低于45天。”他平静地抛出一个冰冷的数字,“‘深蓝矩阵’首演日期,无法等待。”

南乔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他明明知道项目等不起!

就在她几乎要控制不住情绪时——

霍尘渊的指尖在桌面上又轻轻敲击了一下。

“替代方案。”他的声音毫无预兆地响起,依旧冰冷,却像在混沌中投下了一颗坐标石,“现有架构下,意识扰动信号采集端存在冗余噪声。传感器原始数据流未经有效滤波和特征提取,直接冲击渲染引擎,是造成资源调度混乱的次要但关键干扰源。”

他微微抬起手,修长的手指在空中极其简洁地划了一个符号——信号处理中常用的“带通滤波”示意图。

“优化前端信号预处理算法,”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南乔骤然睁大的眼睛上,“建立基于观众生理基线的个性化噪声模型。在信号进入核心渲染引擎前,剥离无效扰动,聚焦有效变量。”

他顿了顿:“可有效降低引擎瞬时负载峰值,缓解卡顿。理论延迟改善幅度,预计在现有优化基础上,再提升8%-12%。”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只剩下空调送风的微弱嗡鸣。

南乔如同被一道闪电劈中!前端信号预处理!个性化噪声模型!这思路完全跳出了团队死磕后端算力的思维定式!而且……完全可行!

她猛地看向霍尘渊!眼神里充满了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种被绝对专业能力碾压后、不由自主升起的敬畏?

霍尘渊已经收回了目光,重新垂下眼帘,仿佛刚才那石破天惊的建议只是随口提及了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参数调整。他端起水杯,极其平稳地喝了一口。

“方案修订版,”他放下水杯,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冰冷指令模式,“72小时。包含信号预处理优化细节及预期效果量化分析。”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腕表:“我还有下一个会议。”他站起身,动作利落。“秦总监,南总监,”他微微颔首,“后续事宜,邮件沟通。”

说完,他转身离开。身影很快消失在会议室厚重的自动门外。只留下空气中那股淡淡的、冰冷的雪松余韵。

南乔僵在原地。手心里全是冷汗。刚才那一刻……霍尘渊那精准到可怕的技术洞察力,那举重若轻的解决方案……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秦薇长长地吐出一口气:“看到了吗?这就是霍尘渊。永远用最冰冷的方式,给出最致命的答案。”她看向南乔,眼神意味深长,“压力很大,对吧?但跟着这种人……能学到的东西,也是顶级的。”

南乔缓缓低下头,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那个被霍尘渊随手划出的、代表“带通滤波”的简单符号。

那个符号,此刻在她眼中,却如同一个被强行凿开的、通往新世界的裂缝。裂缝那头,是冰冷刺骨的寒风,却也闪烁着……令人无法抗拒的、名为“极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