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即将到来的桃川诗会(求追读)

一时间,整个暖阁竟热闹的宛若集市,连林妙妙,都无人关注了。

却不想,竟在此遇上。

坐在此处的,大多,肚子里都有些墨水。

二楼!

林妙妙道:

……林妙妙找我干啥,齐平略一思衬,点头,让两名同僚先走,他跟随婢女出门,朝二楼去。

桌上,烧着一只紫砂茶壶,此刻,花魁娘子一双葱白素手,优雅地提起玉壶,倒入杯盏。

他歉意一笑:

“凡事当有个先来后到,诸位先入座,我等便无争抢的道理,那‘文斗’,权当游戏罢了,所谓输赢,只是笑谈,诸位公子落座便可,我兄弟几个,再寻他处。”

其作者“齐平”,也被许多文人关注,却了解不多,只以为,乃是书院弟子。

齐平道:“商业赞助多少钱?我想借你的地儿,给一家书铺打个广告,便宜点,便算作赔礼了,如何?”

作为正统读书人,他打心眼里看不起武人,故而,才对周方出言讽刺,但对于真正有才学者,却是佩服的。

“有什么话,直说吧。”

“家师曾言,《竹石》乃千古咏竹励志绝句,不想竟是公子手笔,久仰大名。”有人赞叹。

“不然?”

“是啊。”

呵呵……跟聪明的女人打交道真没趣,齐平摇头,道:

“我送大人。”

呵呵……女人的嘴,骗人的鬼,你个心黑手毒的影帝能怕这个?齐平腹诽。

周方大手一挥,丢出鼓囊囊的钱袋子,命婢女上好酒好菜。

齐平无奈,拱手道:

所以,这小何同学,是礼部尚书的孙子?齐平扬眉。

林妙妙一怔,不明所以:“是。”

……

真可谓“销金窟”了。

林妙妙递来香茶,抿嘴道:“自是请罪的。”

“原来是《定风波》的作者,失敬失敬。”有人拱手。

林妙妙笑容娇媚,福了福身子,扫榻相迎,方道:

“原本是怕的,齐大人一来,奴家便不怕了。”

再强撑下去,便是自取其辱了。

“原来如此!”裴少卿恍然,见齐平疑惑,他低声解释:

几人吃喝闲谈,时而与其余客人聊几句。

花魁抚琴,舞女起舞,重新热闹起来。

那名着青衣,风度翩翩的学子笑道:

沁人心脾。

“呵呵,不收钱不就不算坏规矩?”

凉国的高档青楼,入座要交“花茶费”,点酒水吃食,另外还要收费,若是规格拉满,玩的过瘾,几百两银子都打不住。

林妙妙沉吟了下,还是问出了心底疑惑:

“那日,大人说,与奴家有过约定。”

审美水平不低,这才如此惊叹。

关键,是她始终无法忘怀,齐平骑在马上,与她说起内城情况的那个深夜。

“齐兄此言差矣,我辈读书人,愿赌服输,既然应下比试,断然没有反悔的道理。”

何世安一行人乘小船离开,另寻他处不提。

“只是这样?”

金风暖阁内,三人顶替落座。

“可要再比?”

否则,他写诗的事,迟早会传到衙门,介时,同僚回想今日……齐平有诗才,却坐视不理,容易心生隔阂。

林妙妙愣了片刻,方颔首:“大人若要,奴家便做主,不要银钱了。”

此前,那名出言讥讽的学子脸一阵红一阵白,闷闷道:

哗——话落,场中一阵哗然。

“竟能闻此等诗词,当浮一大白!”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妙,此句极妙,当称得上七夕绝句!”

“那也不该……违反规矩。”

若能一炮而红,好处极大。

“何尚书乃是礼部之首。”

风度翩翩何世安笑道:“那是我祖父。”

“这个啊,你不记得了?”齐平淡然道:“当初,我查王显案时,曾说,会给你们金风楼一个交代。”

“还行还行。”

心说不愧是京都,逛个窑子都能遇到顶级官三代。

“公子竟是那定风波的作者,为何不早说?”

他指的是王显。

果不其然,听到这话,几名学子心中的一丝不快烟消云散。

相视沉默,林妙妙展颜一笑:“是奴家想多了。”

啊这……怎么好意思,齐平推拒不过,只好应下。

……

“齐兄,你往日未曾与我说过,在诗文一道,这般厉害。”裴少卿羡慕极了。

这下,非但那些宾客,便是国子监的几名学子,也是面露惊愕。

席间,一名书生兴奋地站起身来,张开双臂,饱含感情地吟诵:

诗会当日,可进驻核心区。

齐平可不会跟她客气。

……

ps:有盟主了,受宠若惊,加更啥的不敢乱许诺,能力有限,答应的事做不到就不好了,再过两天上架,我尽量加更。